2022-08-29 来源 : 柳叶刀学术
在当前科研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家争相发表论文,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过去10年里,学术期刊撤回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0倍。在这些被撤回的稿件中,在发表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前不久,美国知名期刊PLOS ONE——就是那个唯一没上榜中科院黑名单的“四大毕业神刊”,一口气撤回了20篇论文。这次集体撤稿理由不是常见的抄袭剽窃、数据造假,而是怀疑出了“内鬼”,这些论文的同行评议被操纵了。
据其网站发布的公 开信显示,该期刊所依赖的编委会成员似乎卷入了同行评议操纵事件。具体来说,一些学术编辑在帮助作者发表论文。经过该刊调查小组发现,共有100余篇论文和1700多名作者涉及其中,使其成为近几年来该刊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诚信事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今年3月, PLOS ONE的一位编辑在他处理的一堆农业手稿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位作者在10 个月内提交了至少 40 篇手稿,远远超过任何正常人的速度,也不符合普通人类的预期。编辑将这一异常情况告诉了期刊的伦理团队,他们便开始了调查。就在查看负责论文同行评审的作者名单和学术编辑,该团队发现一些名字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月内,该团队的调查范围从最初约50篇论文,很快扩大到2020年以来该刊收到的300多篇论文——其中100多篇已经发表。调查小组发现,有1700多名作者与涉事论文有关。
“这可能是我们几年来遇到的最大规模的案例。 ”PLOS出版伦理团队执行编辑Renee Hoch说,“看到作者人数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时,我们就觉得这无疑给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危险。”随着调查的展开,让该刊伦理委员会担心的是,期刊所倚重的学术编辑似乎卷入了同行评议操纵事件。
调查发现,涉事论文还存在包括类似“论文工厂”的学术不端现象,例如一些作者发表论文数量高得可疑、一些作者的贡献存在问题等。其中,41位作者和学术编辑参与了10篇或数量更多的论文投稿,他们中约有一半来自巴基斯坦,其次是中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印度。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学术编辑最近曾与一名或多名作者合作发表过论文,但从未向期刊内部人员披露这些“关系”。调查组认为,他们可能会邀请一个或多个与作者存 在某种非公开关系的同行审稿人,操纵同行评审过程。Hoch表示,其背后的具体操作很难说清,但调查发现作者和学术编辑之间的关系“描绘出一种合作网络的画面”。
更令人起疑的是,大多数涉事编辑在2020年加入该刊编委会,正是在同一时期,相关投稿开始出现,其所涉内容十分广 泛。“如果你看到一篇或者两篇这样的论文,问题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 严重。但如果 看到100或300篇,真的非常令人担忧。”她说。
目前,该刊撤销首批20篇涉事论文。随着编辑逐步完成对其他论文的后续调查工作,将大约每两周分批予以处理。
在这批20篇论文的撤稿当中,很多作者并不认同,声称他们与学术编辑之间并没有利益关系。署名贵州大学的4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李云洲就是其中之一。
他回复PLOS ONE道:我强烈反对撤稿。首先,我并不知道撤稿的原因;其次,(我们的)所有数据和评审过程都严格遵循程序,没有任何违规行为;再者,这会影响该刊的声誉和可信度。就像我们已经付款,你们却要退货,会严重影响贵刊的声誉。如果任何期刊可以自由地撤回作者的手稿,那该期刊也会消亡。
同样不满意的还有Subhan Danish ,他是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隶属于巴基斯坦 Bahauddin Zakariya 大学。他表示:我完全不同意期刊单方面的决定,我们不建议任何评论者,这是编辑的决定,我们怎么能对审稿人有偏见。其次,我们是建议来自专家领域的审稿人。在这篇文章中,我的整个团队都没有与编辑 Farooq Shahid 发表过一篇论文。当我们连编辑和审稿人都不认识的时候,我 们怎么能有罪呢?现在许多科学家的事业都处于危险之中。我们的论文没有问题,但我们却因为没有犯下的罪行在遭受痛苦。我恳求(期刊)不要在年轻科学家的事业刚起步时就糟蹋他们。
中国华中农业大学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Muhammad Hamzah Saleem说:首先,我想提一下,这篇论文发表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您在上一封电子邮件中提到了两个要撤回的问题。1) 学术编辑是我们的朋友2) 论文发现与其他提交的论文相似。我想澄清一下,你的两点一一说明。
1)学术编辑(Saqib Bashir)不是我们的朋友,也不是我们之前提交的论文的作者。此外,当我们提交论文时,我们选择了两位不同的学术编辑,而你没有选择他们,甚至我们整个过程都不知道学术编辑。当论文发表时,我们可以在网站上看到他的名字,这个编辑是处理论文的。总之,我们为这篇论文选择了不同的学术编辑,而 Saqib Bashir 不是我们选择的,它来自 PloS 的工作人员。
2)该论文与任何其他提交的论文都不相似。我们已经仔细检查并非常认真地提交了我们的论文。所以,请不要抹去这一点。因为这是与所有其他提交的论文不同的论文。希望你能理解。我们不希望撤回我们的任何论文。他也表示不同意撤稿,因为自己和学术编辑并非朋友,也从未合作过。
不过在李云洲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4篇论文,均集中在2021年7至10月。他和合作者似乎并未意识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同样几个名字频繁出现在一本期刊上是否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其中两篇论文的发表时间仅间隔一天,分别是10月13日和14日。这不得不让PLOS ONE的编辑部心生疑虑吧?
如果是你,你会认定它存在问题吗?
仅就小编个人而言,下图就是我对于这种行为的想法:
当然,这件事最终调查结果还未出来,我们也不能妄下定论。 不过这也并非学术界第一次进行大批量撤稿的行为了。就在上个月,剑桥晶体学数据中心 (CCDC)的结构数据库发现近1000 个晶体数据结构条目与被确定为论文工厂生产的文章。此事涉及810篇文章,全部由中国的学者参与提交, 其中有9 篇论文和 12 种晶体结构已被撤回。
此外,2021年12月, 一本名为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的医学刊物,在新一期的增刊中,撤稿了100多篇中国学者 的论文。 据悉,这次集体撤稿的对象,涉及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的科研人员,而撤稿原因,也大多和数据操纵、图片重复使用、结论不可靠有直接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论文, 涉嫌造假。
根据网上查到的信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论文撤稿数全球第一。据Healsan Consulting 发布的论文撤稿最新数据,截止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世界范围内共有 37746 篇 SCI 撤稿,其中中国有 17123 篇,承包了全球的一半。
数据来源:Healsan Consulting LLC
这 17123 篇的被撤稿原因有几点,但是都离不开「学术造假」。其中,涉嫌数据不可靠的撤稿论文有 402 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的撤稿论文有 376 篇,涉嫌剽窃所致的撤稿有 290 篇, 另外涉嫌论文工厂所致撤稿有 181 篇,错误所致的撤稿有 95 篇。
至于这次的撤稿风波涉及到的论文究竟会定性为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