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写作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作者Dr.2,MediCool医库董事长
昨天,我的好友子中(网名足羽,现就职于腾讯科技)在微信圈把伯通两年多之前的文章《写作还有什么用?》贴出来,我又重新学习了一下,收获还是蛮大的。
有缘跟伯通见过两三次,有虎嗅的线下聚会,也有两次在海信电器的媒体发布会。他是一个帅帅的、睿智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所以要写出他那种风格的文章,必须要有相对锋利的性格。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也发现写作确实能创造价值,那么它从哪几个方面创造价值呢?
第一,文字是最低成本的思想传播与信用构建渠道。这世界上没有比码字更简单的事情了,我现在写文章基本上是用语音配合在手机上进行文字整理,越来越熟练,但其实这世界上又没有比写作更难的事情,在前进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来自于你自己,来自于你的认知和眼界!
不管怎么讲,写作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机会,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可以自由发声,这件事本身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然后,每篇文章发出去后,无形之中一分一分地开始增加你的信用度和经验值,也是另一种信用背书。可以说,甚至从未谋面的网友,无论是线上联络还是线下聚会,彼此间并不熟悉,但却会一见如故。因为在写作与阅读的过程中,流动的思想碰撞可以达到深层次的共鸣,那你的信用和IP就在无形中建立了,这也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
第二,诚如伯通写到,每写完一个东西之后,你甚至可以去休息了,或者再去忙别的事情。但是你的文章有可能还在持续传播,确实阐述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相当于“开分矿”(即时战略游戏中的术语),哪怕多年以后,无论是搜索、重提还是二次引爆都可能绕不开你的文章。所以早期可能会分散你的一部分精力,但是只要坚持,往往可以在后期滚动创造价值,这是一种“滚雪球”的逻辑。随着时间的延长,优势还会不断放大,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想办法去做“时间的朋友”!
其实从实战出发还有一个“饱和攻击”的方法论(分众传媒江南春),经常我们写文章并不完全是无目的地写,或者只以短期流量为核心忙着蹭热点,而是会围绕某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和内容,可以进行持续、反复、多角度的文章撰写。比如说,我多年前写的大概200篇移动医疗的系列文章,大概20篇无创血糖仪跟血糖管理的文章,关于药企数字营销的文章超过100篇。所以无论你什么时候去研究这些领域,应该都绕不过这些文章。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媒体转载,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出现了长尾效应。
特别是在商业价值相对比较大的领域,不要过分追求爆款文章,即使流量只有几百也不要气馁,而是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密集覆盖,饱和攻击,随后一段时间后会有意外之喜,很多意向会自己找上门。而你主动找客户跟主动找你相比,生意达成率要差十倍以上。
第三,写作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不断地磨砺自己、督促自己学习,不断地提升认知,增加新的思想碰撞,特别像我这么懒的人,只能靠这种被动方式成长,否则时间很容易就荒废了。因为你如果想持续持续写一个领域的文章,一般写到20-30篇,过了你的熟悉区之后,就会发现你没东西可写了。如果每天更新,就会逼迫你强行去读书、去查资料、去与更厉害的人交流,长此以往,你就真的逐渐会向他们靠拢了。
特别是有些创新领域,本来也只是稍微经验多一些,但是随着不断写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找你交流,认识问题就会越来越深刻,而越深刻写的文章就会得到更大的传播,随后就会有更多的信息来。这个不断循环反馈之后,结果你变成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而且信息源很广,也会借此结交很多好朋友。
最后我提一下,写作、著书立说非常重要,思想传播不能完全靠插科打诨、靠所谓一些技巧去过分透支初始流量红利,比如在微博、微信中发泄牢骚,分一杯鸡汤等等。通常写作还是要成体系的,特别研究与阐述问题还是要深入一点,越深入、越全面才能更多流传。有些流量和文章没有任何沉淀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自然过去了。所以要写有价值的文章、做有沉淀的内容,当然也要学习运营技巧,再积极关注时事、新闻、热点,进行流量借势,两方面要进行有机地结合。
写作,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medicool3)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