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天津国际淋巴瘤论坛】朱军教授:新药时代,DLBCL精准治疗不断深入临床

临床医学

1970-01-01      

1826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8月31日-9月2日,“第二届天津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盛大召开。会议齐聚了国内外淋巴瘤领域的众多顶级专家大咖,学术气息浓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发病率最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成为了该会议的热点话题。针对新药时代下DLBCL的精准治疗,【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朱军教授,详情如下。

               
朱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科主任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执委会委员
《中国医院用药与评价》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淋巴瘤.白血病》杂志编委  


DLBCL的精准分型及诊断

朱军教授:精准治疗是当前医学的追求目标,希望通过更精准的疾病分型促进精准治疗的实施与贯彻。对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而言,超过60%~70%的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和疾病控制,而其余20%-35%的DLBCL患者则需要通过寻找相互之间的差异,尽可能达到精准分型,并指导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DLBCL精准治疗也仅针对于部分患者,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另外,中国DLBCL患者在体质上与国外患者存在差异性;年轻及老年DLBCL患者亦存在不同。因此,DLBCL的精准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从而改善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

DLBCL新基因组分型对治疗有何指导意义?

朱军教授:2018年发表在NEJM杂志上关于DLBCL新分型的研究得到了极大关注,该研究作者也来到本会议现场。该研究将DLBCL分为4个基因型(BN2型、EZB型、MCD型和N1型),认为不同基因型的DLBCL患者在疗效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性。

我认为,这种DLBCL的新型分类方法提供了新的DLBCL研究角度,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在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可适用此分型方法的DLBCL患者尚不足50%,而由于人种差异,适用此基因分型法的中国DLBCL患者比例可能更低。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尚不能根据基因分型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然而,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但如何进一步转化为临床治疗上的具体指导方法尚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利用现有的简单、规范化及可掌握性高的方式筛选出高危或治疗不足的DLBCL患者,从而采取区别化治疗,这一点极为重要。

体现精准治疗理念,靶向CD79b抗体偶联物Polatuzumab Vedotin值得期待

朱军教授:抗CD79b抗体偶联药物Polatuzumab Vedotin首先于2017年ASH会议上被报道,2018年ASCO、ESMO及EHA等会议再次将其推向焦点。Polatuzumab Vedotin由罗氏公司研发,目前正在积极沟通,旨在于中国开展注册临床试验。

CD79b是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的抗原标志之一,而与之偶联的药物Monomethyl auristatin E (MMAE)在CD30单抗中获得了良好的初期疗效。若此类药物与CD20单抗联合应用,其对于DLBCL患者的治疗相当于双靶点效应,或许可带来进一步提高疗效。因此,该药物的价值在于可能为CD20单抗疗效不佳的25%~30%DLBCL患者提供另一个治疗靶点,进而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DLBCL的精准治疗理念,是较为令人期待的药物之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娜小编微信!

WechatIMG74.jpe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WCLC 2018】世和基因锋芒毕现..
  • 生命追光者——不负相逢,携手共..
  • 【Annals of Oncology】MET exon..
  • 【2018CSCO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