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克隆性造血的研究已有一段时间,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近几年克隆性造血再次得到关注,成为热门话题。近两三年ASH和EHA会议上相关研究很多,2017ASH会议还设立了论坛,由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专家专门阐述对克隆性造血的认识。【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魏辉教授,向大家介绍本届ASH中克隆性造血的相关情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副主委,《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至201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克隆性造血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人因机体老化出现克隆性造血,另一种是白血病患者治疗后长期生存或无病状态下的克隆性造血。本届ASH会议更多的关注了正常人克隆性造血对健康的影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搜集了2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诊断白血病前长达10年的血液标本,进行67个MDS/AML相关基因分析,并与健康非白血病人群的标本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发生白血病的患者诊断白血病前59.04%的人具有髓系白血病特异性突变,而对照组只有35.4 %,平均诊断白血病的时间为9.06年,这个结果充分说明存在克隆性造血的人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会更高,由发生克隆性突变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之间的间隔可长达数年。
这项研究还评估了哪些克隆性突变最能预测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结果表明RUNX1、TP53和IDH2突变时患者几乎都会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这意味着通过检测特异性的克隆性突变可能提前预测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这样就有机会实现实体肿瘤中经常讲到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也就说通过对正常人克隆性造血的研究,未来可以预测哪些人群是白血病的高危人群,给予更密切的随访,如果再能发现有效的干预手段就能够直接阻断白血病的发生。
除了正常人的克隆性造血,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也会存在克隆性造血。本届ASH另有一项研究探讨了髓系白血病治疗后出现的克隆性造血对白血病疗效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化疗缓解后存在克隆性造血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克隆性造血对预后没有影响。髓系白血病治疗后会持续存在DNMT3A突变,根据现有结果认为DNMT3A突变并不影响3年复发率,对更长期结果的影响现在仍不明确,因为正如前面所述正常人如果存在克隆性造血,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比没有克隆性造血的人要高,但从克隆性造血到诊断白血病可历时数年,所以治疗后克隆性造血对长时间的复发率,譬如10年的复发率究竟有没有影响,可能需要更多研究或更长时间随访来明确。
总体而言,近几年对克隆性造血的认识逐渐提高,未来对克隆性造血的认识可能会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正常人克隆性造血可能会作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手段;二是白血病患者治疗后的克隆性造血如何清除,使其恢复多克隆造血,更接近健康人,实现更深度的治愈。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