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除弥漫大B淋巴瘤之外的常见B 细胞淋巴瘤之一,也是目前药物治疗获得治愈率较高的淋巴瘤亚型。近年来,我国FL发病率有所上升,专家推测与生活方式改变,病毒感染增加等因素有关。
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GCB),形态学上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FL主要表现为肿瘤性GCB增殖,包括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现行FL分级系统将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的比例作为评估指标:
➤1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0~5个中心母细胞
➤2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6~15个中心母细胞
➤3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15个中心母细胞,且中心母细胞呈片状分布,缺乏中心细胞。
3级FL又分为FL3a和FL3b,其中FL3b表现为t(14;18)和CD10表达缺如、P53和MUM1/IRF4表达增加,其病程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类似。
在镜下FL有时可以合并有弥漫性的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
➤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
➤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目前,FL分期参照英国cotswords修订Ann Arbor分期(表1)。
表1 Ann Arbor分期
FL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细胞表面表达泛B细胞的标记,免疫组化检查通常选用CD20、CD3、CD5、CD10、Bcl- 6、Bcl- 2、CD21、CD23、cyclinD1 指标,此外建议检查Ki-67。
典型的免疫组化标记为CD20+、CD23+/-、CD10+、CD43-、Bcl- 2+、Bcl- 6+、CD5-、CCND1-,部分病例可以出现Bcl-2-或CD10-。
FL中主要存在两种复发性突变:(1)t(14;18)易位;(2)MLL2基因的失活。
➤t(14;18)易位的发生率约85%,该突变使得BCL2与IGH并置,虽然BCL2基因的表达失调并不足以导致淋巴瘤的产生,但其抗凋亡作用为肿瘤细胞的存活提供了条件。
➤MLL2基因失活的发生率超过80%,H3K4基因甲基化能介导和调控MLL2激活基因转录的功能,组蛋白修饰基因CREBBP、EZH2、MEF2B、EP300的突变率分别为33%、27%、15% 和9%。
由此可见,表观遗传学紊乱及BCL2基因的表达失调是GCB转化为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原因。此外,TNFRSF14基因的失活、抑癌基因TNFAIP3/A20及EPHA7的表达缺失也是FL的发病机制之一。
预测FL患者预后,通常采用FL国际预后指数(FLIPI)评分标准。近年随着抗CD20单抗治疗FL应用的日益普遍,新的临床预后评分系统FLIPI-2显示出优于FLIPI-1的优势。
表2 FLIPI-1和FLIPI-2
局限期FL指的是An Arbor I期或II期的患者,这类患者可考虑观察等待的策略。对于预期寿命≤15年的患者而言,积极治疗很难改善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且有损生活质量。因此,观察等待疗法通常是一种最适当的治疗选择。对于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而言,包括受累部位放疗的针对性治疗可能是最合适的治疗选择。
图1 进展期1-2级和3a级FL的治疗
通常认为进展期期1-2级和3a级FL是无法治愈的,但这类患者治疗反应较高,中位总生存期(OS)超过12个月。根据症状和肿瘤负荷的情况可以将进展期FL分为4类:无症状,肿瘤负荷低;无症状,肿瘤负荷高;有症状,肿瘤负荷低;有症状,肿瘤负荷高。以下就两个最常见的类型简单讨论:
➤无症状、低肿瘤负荷的进展期FL
研究表明,采取治疗对OS影响不大,因此观望等待是低肿瘤负荷FL患者的合理选择;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可能会延长PFS以及推迟首次化疗;某些患者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可能有生活质量获益。
➤有症状、高肿瘤负荷的进展期FL
利妥昔单抗联合常规化疗已经明显改善了FL患者的预后,包括缓解率、PFS、无事件生存(EFS)和OS。利妥昔单抗+化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选用何种化疗方案仍存在争议。
在苯达莫司汀之前,最常用的方案有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和强的松)和R-氟达拉滨的方案,其中的R-CHOP方案疗效最佳。
在苯达莫司汀之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成为FL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并且与R-CHOP方案相比,CR和PFS获益更显著,OS无显著差异。
因此,对于高肿瘤负荷的FL患者而言,BR方案是比R-CHOP更好的选择。
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FL患者而言,有多种治疗选择。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取决于某些因素如先前接受过的治疗方案、先前缓解持续时间、患者年龄、合并症和治疗目的。
对于利妥昔单抗难治的FL患者,苯达莫司汀是推荐治疗,其单药用法为:d1-d2,静脉给药120 mg/m2,28天为1周期。有些患者可能因骨髓抑制需要剂量调整或推迟治疗。然而,大多数临床医师更倾向于BR方案,此时一般将苯达莫司汀用量降至90 mg/m2,年龄较大者剂量降至70 mg/m2。
另外,新药物及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复发/难治性FL的治疗,PI3K抑制剂(Duvelisib)、BTK抑制剂伊布替尼 (Ibrutinib)、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以及CAR-T治疗也是其临床试验的研究方向。
图2 复发FL患者的治疗
总之,目前FL一线或复发患者,含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2年的维持治疗仍然是标准治疗,是目前新的治疗方法的平台。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
[1]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ollicular lymphoma. Rinsho Ketsueki 2017
[2]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 34(9)
[3]Follicular Lymphoma: Evolv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Blood. 2016
[4]Lymphoma classification updat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s.Expert Rev Hematol. 2017
[5]黄慧强; 白冰,滤泡淋巴瘤标准治疗与探索.肿瘤医学论坛.2016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