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预计7月份启动集采,第三批“国谈”箭在弦上!
作者Dr.2,Medicool医库公司董事长
01 / 第三批集采什么时候启动?
事实上,二轮带量采购品种在今年落地过程中已经遭遇到了供货上的挑战。2020年4月10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上海市关于执行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工作提示》中提到,受疫情影响,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的32个品种中,奥美沙坦酯片、安立生坦片、聚乙二醇6月份才能逐步恢复产能,正常供应。而第二批国家集采落地进度,可能直接影响三轮集采开始的速度。但无论如何,第三批国家集采一定会在2020年再落地一批。
02 / 第三轮的规则有无大变化?
我们认为:第三批国家集采的规则与第二批相比不会有太多变化,个别细节会做微调,但具体微调的内容尚未最终确定。根据 4+7 试点、4+7 扩围、第二批国家集采的情况,纳入集采的品种基本是有仿制药过评企业较多的品种,第三批带量采购有可能继续沿用三家及以上的竞争模式,即 2 家及以上过评+1 家原研,预计过评企业家数在2家及以上(不含原研)的品种均可能纳入下一批国家集采。
使用量大、价格偏高、有下降空间的的未集采药品很有可能被纳入集采,非医保品种的集采也有可能。
毫无疑问,随着第三批带量采购的落地执行,预计围绕上述品种的市场,相关企业又将迎来一场恶战。特别是二甲双胍、卡托普利等过评产品众多的品种,可供竞争的市场份额更大,降价压力也更大。
本轮可能涉及带量采购品种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及中国生物制药等,相关品种的市场格局极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
以二甲双胍片为例,全国的销售规模达到四五十亿。从市场份额上看,原研药百时美施贵宝的格华止还是这一市场的主导,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该产品进入中国以来。目前有26家企业有产品过评,包括哈药集团、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等本土龙头。这也意味着,该品种如果真的被纳入带量采购,则其市场格局将面临颠覆性改变。
在2019年11月,河北在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用药的带量采购中就纳入了二甲双胍,石药欧意中选,中选价0.043元/片,降幅95.19%。而现在,这一曾令业界惊叹的价格,很可能会成为进一步降价的起点。
再来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片,石药集团及中国生物制药都完成了一致性评价的替格瑞洛片为过5亿元的大品种,但原研药企阿斯利康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2018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市场上,阿斯利康的产品占到了99.99%的份额,原研的销售额达到了4.95亿元。替格瑞洛片如果纳入到第三批国家集采,可能扭转原研垄断市场的格局,当然阿斯利康在前几轮带量采购中参与积极,也可能降价保量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
进口原研药一直是中国医药市场的主导。很多药品尽管过了专利保护期,甚至本土仿制药竞品众多,仍然在价格和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一众原研药厂家,虽然在市场上有绝对占有率,但如纳入带量采购,将再度面临大幅降价压力。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非那雄胺,默沙东的保列止占据该品种市场的96.28%;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尽管近年来市场份额已萎缩,罗氏仍占据76%以上份额。有了前两次经验,跨国药企应对带量采购也可能会更加积极。
03 / 哪些品种有可能入选?
04 / 企业与市场格局变化
05 / 原研药厂家
关于进行低成本可持续的有效在线学术推广,可以与作者Dr.2交流联系(微信号:medicool2)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