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3CPO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入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1069例(平均年龄78岁,男性占43%)。试验随机分为标准氧疗组(n=367),持续正压通气组(CPAP,n=346,10±4 cm H2O)和非侵入性间歇正压通气组(NIPPV,n=356,14 ± 5/7 ± 2 cm H2O)。研究目的是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
入组时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心动过速(HR 113 ± 22 /min),酸中毒(pH 7.25 ± 0.11),呼吸急促(RR 32 ± 7 /min)以及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 ± 8%)。
与标准氧疗组比较,治疗1小时后非侵入性通气组心动过速(102 ± 23 vs. 96 ± 22 /min, P<0.001)、酸中毒(pH 7.33 ± 0.11 vs. 7.36 ± 0.11, P=0.002)和呼吸急促(26 ± 6 vs. 25 ± 6, P=0.023)改善更为明显。标准氧疗组和非侵入性通气组7天(9.8% vs. 9.5%,P=0.869)及30天(16.6% vs. 15.6%,P=0.685)的病死率相似。非侵入性通气组和持续正压通气组7天联合终点(包括死亡和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相同(11.7% vs. 11.1%, [CPAP vs. NIPPV]; P=0.806).。3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很高(~50%),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非侵入性通气(NIPPV)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以快速缓解呼吸窘迫症状,纠正酸碱代谢紊乱,与持续正压通气(CPAP)疗效相似。但非侵入性通气不能降低短期病死率。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