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能从指甲上看出健康问题?今日教你看“甲相”

医学科普

2022-07-07      

1077 0

先来说个冷知识,“甲”是皮肤的附属器,我们通俗所说的“甲”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甲板”,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最主要的成分是角蛋白,可以理解为皮肤的另外种表现形式

指/趾甲和我们的皮肤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甲改变代表了什么,小小的甲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

指甲上的“月牙”是什么?

22911657148604439     

指/趾甲近甲床的位置,可以看见白色的小月牙,月牙越多身体越健康么?

“月牙”是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是由指/趾甲下面的“甲母质”产生的,这些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新鲜又多水,所以看起来“又白又嫩”。这些角质形成细胞,不停地被推挤着向前,越挤越扁,密度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坚硬,就形成了前面看起来不那么白的指/趾甲。中间的角质形成细胞会比两侧产生的快,所以会形成一个????的形状。

月牙的大小主要由“甲母质”的深度和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速度决定。有的人甲母质比较深,新鲜的角质形成细胞还没有露出来给我们看见,就被挤压到了一起,等我们看见的时候,已经是有点老的角质形成细胞了,这一部分人就会看不见月牙或者就看见一点点月牙!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得越快,月牙就会越大。一般来说,甲使用得越多,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得越快。所以勤劳的大拇指、食指更容易看见月牙,不怎么用到的小拇指、脚趾甲就不那么容易看见月牙。

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速度还和我们的“新陈代谢”有关“新陈代谢”越快,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越快,就越容易看见月牙。每个人的甲母质的深度、指甲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和别人比月牙的大小、月牙的深度来比较身体新陈代谢就很有点不公平!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和自己比一比月牙的大小,如果短时间内月牙都消失了,可能是“新陈代谢“不正常的减慢,或者短时间内长出了又宽又嫩的月牙,尤其是我们的不常用的小指甲、趾甲,可能是“新陈代谢“不正常的加速,可以及时的就医,完善相关的检查。

划重点:不要和别人比月牙的大小数量,月牙的多大多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自己的月牙“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需要警惕某些代谢类疾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2

指甲上有点状白甲要紧吗?

18211657148604797     

指甲上有时候会看见白色的点状物,这是不是缺钙、营养不良、肚子里有蛔虫?

指/趾甲上面的点状物,是甲受伤之后留下来的痕迹类似于皮肤上的疤痕,可能是一段时间的某一天我们的指/趾甲无意间被门夹到、被我们的牙咬到、被指甲锉摩擦到,这些伤害一般很轻,感受不到疼痛,根本不会被我们注意到。但是这些伤害还是对小小的甲造成了一点点损伤,留下来一个白色的点状“疤痕”,和我们的心肝脑肺肾没有什么关系,不要忧心。给趾/指甲一点时间,让它慢慢的向前推进,把“疤痕”渐渐的“挤出去”就可以了。

3

指甲上的白色竖条是什么?

82781657148605061     

指/趾甲上会看见竖条纹,这是不是指甲想告诉我们肝脏、肾脏出了问题?需要查肝肾功能么?

指/趾甲的白色竖条纹,在我们的甲上很常见,从侧面看会更明显,摸起来还有点粗糙。这是为什么呢?这又不得不回到我们的冷知识,甲其实可以理解为皮肤的另外种表现形式,所以指/趾甲也和我们的皮肤一样,会有“皱纹”、“粗糙”的时候甲上的竖条纹就是这些“皱纹“。随着年纪的增长,竖条纹会越来越明显。

那有人又会问了,为什么我年纪轻轻,也有竖条纹了呢?抛开每个人基因上的差异不说,产生竖条纹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比方说美甲、咬指甲、洗手液刺激、消毒液刺激等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看起来坚硬的甲板造成伤害,会产生竖条纹。

病理性的,一般是手足的疾病,比方说湿疹、真菌感染、甲沟炎、扁平苔藓等等,但是这些疾病不会只有指/趾甲的竖条纹,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皮肤表现,大家不要过度忧心“病理性竖条纹”。

划重点:如果手足皮肤没有其他表现,指/趾甲上出现竖条纹,大家不要过度忧心“病理性竖条纹”,不要过度洗手、美甲,少咬指甲,多涂护手霜就可以了,和我们的肝肾也是没有什么关系。如有伴有一些手足皮肤的改变,可以及时皮肤科就诊哦。

4

甲点状凹陷是什么?

37591657148605321     

甲点状凹陷是因为被虫子咬了么?

有时候我们会在指/趾甲上看见一个个小点状凹坑,就和被针扎了一样,这样的甲改变在医学上被称为“顶针甲”。如果只是单独的“顶针甲”无需担心,但是如果伴有皮肤的改变,比方说躯干、四肢的反复瘙痒性皮疹,头皮的反复脱屑等,或者伴有关节的畸形、疼痛,需要警惕银屑病,可以及时就诊,让医生帮忙明确。

本文摘自公众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

作者:胡飞飞

审核:杨骥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复旦中山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痤疮、变胖、不孕,元凶竟是多囊..
  • 王建安教授团队发布二叶主动脉瓣..
  • 重磅:人类首例经导管经房间隔人..
  • 世界首例!“零造影剂”下 为孕..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