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11月8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反义寡核苷酸bepirovirsen治疗慢性乙肝的IIb期临床结果将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会议上公布,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B-Clear是一项随机、部分盲法、平行队列的多中心IIb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开始时便接受稳定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或未接受NA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接受bepirovirsen治疗12或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在bepirovirsen治疗24周后不需挽救治疗,达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下限 (LLOD) 和HBV DNA<定量下限(LLOQ)的患者比例。
6月25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8%~29%的患者在接受bepirovirsen治疗24周后检测不到病毒水平。
此次公布的结果为停药24周后的随访观察结果。结果显示,9%~10%的患者在停用bepirovirsen24周后检测不到病毒水平。
GSK表示,正如预期,一些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经历了复发,因此导致他们的感染增加到可检测水平,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是什么造成了两次数据差距如此之大。但GSK还指出,即使是10%的患者获益,也比目前标准疗法高出约10倍。
此次结果还显示,在基线HBsAg水平较低的患者中,开始服用NA的患者中有16%检测不到病毒,未服用NA的患者占25%。
B-Sure试验将对应答的持久性进行研究,随访增加33个月;并研究停止其他治疗后bepirovirsen是否继续显示HBsAg和HBV DNA水平的降低,证明可以实现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指有限疗程治疗后HBsAg消失,伴或不伴血清学转换,血清中HBV DNA检测不到,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减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降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
葛兰素史克开发高级副总裁Chris Corsico说。“本次B-Clear研究结果对于约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是有希望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在III期研究中进一步确认bepirovirsen的功能,并将探索潜在的序贯治疗方案,以帮助更多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人实现功能性治愈。”
目前,乙型肝炎治疗手段包括干扰素类分子和NAs,如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干扰素分子可以增强免疫系统,而NA会阻止或减缓病毒的复制。然而即使联合使用,也只有一小部分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无法检测。
Bepirovirsen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能够特异性识别感染HBV的肝脏细胞中用于表达病毒抗原(致病蛋白)的mRNA,通过动员肝脏自身的酶系将病毒mRNA灭活,抑制病毒蛋白HBsAg的水平,以实现功能治愈乙肝的目的。
参考资料:
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210027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药魔方M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