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6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坚持人才为本,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前移资助关口,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支持力度,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
对此,网友评价褒贬不一:
网友A:个人认为资助在读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此举严重不妥。各校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已经够卷了,现在来个国基?这是要往死里卷的节奏?!
网友B:以后没准保研要看国家项目了
网友C:本科尝试科研训练也正常吧,提前接触提前判断适不适合,不适合的本科结束就可以工作了
网友D:其实呀,这样子搞,可能对底下人也是一种解脱。在本科阶段就明确告诉你,哪些人是学阀的人。本科阶段没拿到项目的,自己识相一点,要么提前卖身投靠,要么离场走人。尽早让大家认清现实,这也是做善事。
网友E:想法是好的,关键是你如何保证这些项目确实出自本科生?先看看各种大学创新创业等竞赛有多少水分。不过,现在小学生都发SCI了,可能是我们out了。
可以看到,有部分评论对国自然这一举措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助长学术圈“传宗接代”的不正之风。
国自然这一举动也在知乎引发热议,除了一些情绪化的宣泄,也有一些科研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1)质疑资质不够
目前普遍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博士只是“入门级”。在当前学历贬值的背景下,科研入门的起点从博士降至本科会是合理的尝试吗?
(2)资金要合理分配
今年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年度绩效评价综合报告》中提到,虽然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的年度资助经费增长,但这三类项目的总体年度资助经费,在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总经费中的占比一直在逐渐下降,从十年前的71.84%下降至2022年的57.06%。
量大面广为特征的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经费目前的总体投入强度,不能满足广大科研人员开展自由探索性质科研的资助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变相扩大资助范围,愈发有限的经费如何能够更好地支持面上自由探索呢?
(3)增加科研训练渠道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给出了正面评价,认为国自然此举是在提前选拔和训练“天赋型选手”,是提供了另一种国创项目以外的科研训练途径。
然而,也有人担心这种做法会导致“本科生不好好学习基础理论”,“为了保研”而给实验室打工,这种揠苗助长可能会促使不成熟的学术观念蔓延,反而扼杀了那些真正有潜力和天赋的优秀学生的成长。
本科生搞科研,是拔苗助长?还是提前打开科研世界的大门?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本科生科研浮于表面,不具备很好的深度和高度。
本科生尝试搞科研,收获的从来不是论文和专利,而是对思维的训练。对于早早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并且对科研有兴趣的年轻人,尽早接触科研其实是一件好事。
在本科阶段能够有机会开展一个项目是非常有价值的,既可以将理论课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也可以有机会让自己更多思考以后的职业方向。
真爱科研的,早接触,早出成绩;误入大坑的,早接触,早止损。
(4)把焦虑传递到了大学生,以后科研这条赛道试错成本越来越高。
虽然国自然是第一次提出本科生科研基金资助计划,但国内的本科生科研资助项目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 25年前,在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倡导和设立的“䇹政基金”支持下,复旦大学开始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以下简称“FDUROP”)。至今,“䇹政基金”已资助1031项复旦本科生课题。
■ 再有,上海交通大学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PRP)管理办法》。
■ 此外,今年来国内多所高校,如人民大学、武汉理工等,均有本科生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近年来,国家和高校都在增加对本科生和本科教育的投入,意在培养更多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旨在通过早期投入,能够帮助发掘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在早期就激发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其实这样的实施安排,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举措。
年龄,在搞科研上具有重要优势。
一些科研资助项目和人才计划的申请都有相对应的年龄门槛。一直以来,科研创新的主力也始终都是年轻人,科研创新也吃青春饭,拼的是体力和冲劲。
早在硕博、乃至本科阶段就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有助于未来少走弯路。
给年轻人一个大胆尝试的机会,毕竟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将会成为我国高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
从举措的影响度来说,短期暂不会对常规面青地等项目有较大的影响;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阶梯状的资助体系下,尽早的布局前瞻性研究,重视深入体系化的策略,将会更有帮助。
百度浏览 来源 : LetPub,科研猫,知乎,青塔,火行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