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这些健康食物,一不小心却变成致癌物!一定要注意!

医学科普

2024-05-14      

1027 0

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健康、养生这个话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然而,一不小心健康食物就会变成致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茶水→烫嘴的茶水


茶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天然的养生保健饮品,尤其是喝茶还会降低患癌风险。2020年发表在《营养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尤其是口腔癌。同时饮用各种茶与胃癌、结直肠癌、胆道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降低有关。


但是,喝茶方式不当还可能致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王勃诗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喝温度过高的茶可能会灼伤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胃癌的风险。


健康时报图


生姜→发霉、腐烂的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多吃点姜,成为不少养生人士的选择。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红2022年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生姜中所含的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但是,如果是发霉、腐烂的生姜可就变成致癌物了!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李俊贤2023年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刊文表示,放置过久的生姜容易变坏、发霉,产生致癌风险!生姜含有的“黄樟素”属于一种致癌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一般新鲜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只是极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一旦生姜发霉、腐烂,其黄樟素含量会急剧增加,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坚果→霉变的坚果


坚果是人体非常好的蛋白质、钙、铁、锌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来源,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适量摄入坚果有益健康。推荐平均每周50-70克。


但是,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使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酸败,出现哈喇味或苦味。


尤其是霉变的坚果,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它属于1类致癌物。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发霉坚果或者长期误食的,可能损伤器官,引起中毒。


蔬菜→腌制的蔬菜


健康饮食离不开水果!摄入足够量的水果可以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习惯吃腌制的蔬菜的人们可要当心了,腌制蔬菜容易增加患癌风险。


202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团队在《BMC医学》期刊上发表一篇关于腌菜危害的研究指出,每周有4天及以上吃腌菜的人,消化道癌症的死亡风险升高13%、食管癌的死亡风险升高45%。


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虞伟明2023年接受宁波晚报采访时也表示,胃癌与爱吃腌制食品的习惯脱不了干系。腌制食物中含有很多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后会刺激胃黏膜,使其功能紊乱、充血、水肿、糜烂、增加胃黏膜癌变的机会。


海鲜→生食的海鲜


吃海鲜对身体好处很多,海鲜内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特别是多次占据最佳饮食榜单的“地中海饮食”,提倡每周都要吃海鲜。


但容易忽视的是,海鲜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容易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黄铭2024年4月在医院微信公众号指出,肝吸虫病是由于食用生的或未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引起的。被称为人体隐形的“杀手”,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和肝胆症状为主。肝吸虫是国际癌症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类致癌生物,是肝胆管癌和肝癌的重要诱因生物。


生活中的调料,例如芥末、醋、酱油等,一蘸一泡就想杀虫基本上毫无可能。所以鱼肉还是老老实实煮熟了吃吧。


健康时报图


肉类→烧烤后的肉


肉类食品是美味佳肴,又是居家常用食品,在人类的营养需要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在质和量上提供极好的蛋白质来源,满足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而且是磷、铁、铜和锌等微量元素的丰富来源。


但是,烹饪方式不对就容易变成致癌食物。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2023年在科普中国刊文指出,烧烤属于高温烹调,温度最高可达370℃,在这样的高温下肉类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二者都属于致癌物,致癌物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通过饮食摄入多环芳烃的途径中,煎炸和烧烤食物就占到了绝大多数。


食用油→反复炸的油


食用油是日常膳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赋予食物美味,给人们提供能量和多种营养素,对健康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有一种食用油会增加人体的患癌风险。注册营养师薛庆鑫指出,炸过食物的油继续反复高温烹调使用属于“回锅油”,经常吃这样的油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


油脂经过高温处理以及反复“回锅”使用,很容易产生多种致癌物,比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一些数据提到,反复使用7次的回锅油中,丙二醛的含量可以增加到 30 倍以上。可能很多人对丙二醛比较陌生,它其实是油脂酸败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的丙二醛摄入,不仅会降低动物体能、损伤神经、破坏肠道细胞结构,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


本文综合自:

①Efects of tea consumption and the interactions with lipids on breast cancer surviv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9;176(3):679-686.

②2019-08-02健康时报《喝茶能预防癌症吗?》

③2022-07-07长江日报《坚信“夏季要多吃生姜”,老人过量食姜腹泻不止》

④2023-05-21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这样吃生姜等于吃砒霜?关于生姜,这三类人更要慎吃!》

⑤Zhuang P, Wu F, Liu X, Zhu F, Li Y, Jiao J, Zhang Y. Preserve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among 440,415 people in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BMC Med. 2023 Apr 5;21(1):135. doi: 10.1186/s12916-023-02829-3. PMID: 37020268; PMCID: PMC10077626.

⑥2023-11-06宁波晚报《每天连吃三顿!宁波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这菜很多人都爱吃……》

⑦2024-04-0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生鱼片、螺蛳、荸荠……这些食物可能与寄生虫病有关》

⑧2023-04-20科普中国《营养师特别提醒!淄博烧烤很美味,但健康撸串要做到这8点!》

⑨2024-01-23科普中国《有毒致癌,危害堪比地沟油!很多家庭还在用它炒菜》


为提高我国糖尿病医生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促进医学研究成果转化,提高医生科研综合水平,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发起并设立了“医学与健康事业研究发展基金项目”,以“科研浩海,盟动助力”为主题,科研技能培训系列课程由医微客(北京)提供技术支持,于2021年5月正式启动。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连续两任卫健委主任被查..
  • 广东又一个三甲院长被查..
  • Nature子刊:人类为什么跑马拉松..
  • 最畅销的基因与细胞疗法TOP10盘..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