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4月25日发表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BLOCK HF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双心室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相比可显著改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主要研究者Anne Curtis博士(美国Buffalo大学)介绍,“许多年来人们高度怀疑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害,因为这会使电脉冲不从正常方式传过心脏,而是从右心室心尖部传向心脏其他部位,导致心室失同步。”基于这个背景,右心室起搏对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能并非好的选择。Crutis介绍,临床医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在靠近心脏中部置入单电极,距离心脏自然传导系统较近。然而,这种理想解决方案相关数据较少。BLOCK HF研究者对CRT是否是这些患者的最佳解决方案进行研究。
研究入选918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其中691例随机使用标准右心室起搏或双心室起搏,平均随访37个月。右心室起搏组55.6%的患者和双室起搏组45.8%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因心力衰竭需静脉注射治疗而入院或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5%或以上),双心室起搏可使主要终点发生率降低26%(HR 0.74,95%CI:0.60~0.90)。研究者注意到接受起搏器和ICD置入的患者结果相似。
Curtis介绍,CRT目前还仅限于射血分数低且QRS增宽的患者,目前对有房室传导阻滞和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尚无适应证。许多医生已经在为有心力衰竭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置入CRT。本试验则为其提供了证据。
N Engl J Med 2013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