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置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究其原因常与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等多种因素有关。普拉格雷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具有更强疗效同时,血小板反应性更少存在个体差异。
TAILOR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单中心试验,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比较双倍剂量氯吡格雷与正常剂量普拉格雷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从990例氯吡格雷预处理后行PCI治疗患者中筛选出246例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46)与试验组(n=100),并将后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150 mg氯吡格雷(n=50)或10 mg普拉格雷(n=50,年龄>75岁或体重<60 kg者应用剂量为5 mg)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组分别有37例(75.5%)和30例(61.2%)患者的抗血小板反应恢复正常。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能更显著地降低ADP(降幅为30.1±21.2 U vs. 21.2±22.4 U,P=0.046),且无出血、心肌梗死、卒中或死亡事件发生。这提示,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非急诊PCI患者中,与氯吡格雷加量相比,改用普拉格雷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之选。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