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5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的团队率先完成 2 例经皮心室重建术(PVR),2 例手术均取得成功。5 月 31 日上午,在2014年东方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上录播了这项新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左心室扩张和重构,继而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脏内血栓等并发症。尽管目前国际上在药物和器械治疗上取得很大进展,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总死亡率和住院率仍无法令人满意。外科心室重建手术(SVR)通过外科开放手术方法切除室壁瘤、缩小左心室,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前景良好,但创伤大、效果不够理想,一直存在着争论。Parachute (美国 CardioKinetix 公司,国内译为“降落伞”装置)是第一个居于导管技术设计的经皮左室重建装置,旨在缩小左室容积、改善左室形态的同时减少手术的风险,以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症状。该装置整体呈降落伞状,由聚四氟乙烯薄膜覆盖在一个镍钛合金锥形框架,该装置可以放置到左室心尖部并将梗死的心肌与左心室隔离,从而重建左室的形态并缩小其体积。国际上的研究已显示Parachute 装置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Parachute 装置已于 2012 年获得欧盟 CE 认证,目前已在欧美应用超过 500 例。我国北大人民医院霍勇教授在于 2013 年 9 月在国内率先使用 Parachute装置开展了PVR术。
葛均波院士团队此次完成的 2 例患者均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穿刺右股动脉,置入 16F 的输送鞘管,在体外装载 Parachute 装置于输送系统,将之经股动脉送至左室心尖部,使用内置的扩张球囊打开装置,将之固定在左室心尖部,后释放装置。值得一提的是,第2 例病例还合并有靠近心尖部的室间隔穿孔,既往行过经皮室间隔封堵术效果不佳,仍有大量分流。葛均波院士团队创造性的提出,使用Parachute 行 PVR 术,可以在重建左室的同时起到封堵室间隔穿孔的效果,实际手术效果证实团队的设想,患者术后堵室间隔分流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室间隔穿孔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该病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室间隔穿孔的治疗提供新了思路。目前世界上还未有类似文献的病例报道。(采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
OCC 2014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