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2019IMW抢先看】高危MM经Allo-HSCT序贯硼替佐米维持治疗,CR率提升至77%(OAB-062)

临床医学

1970-01-01      

2202 0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17届国际骨髓瘤研讨会将于2019年9月12-1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该会议是骨髓瘤领域首屈一指的学术会议,旨在汇聚骨髓瘤临床和实验科学家,共同探讨骨髓瘤相关的创新技术、新进展以及对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为本次会议的Late-Breaking Abstract,摘要OAB-062显示在Allo-HSCT后采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高危MM患者,对改善患者完全缓解率(CR)并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具有重要价值,并且维持治疗中患者的MRD状态与预后密切相关。

6000B524-07CA-4050-9FC3-5C7894299CFC.png

背景

既往的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够克服高危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所带来的不良预后。尽管Allo-HSCT是唯一在理论上可治愈MM的治疗手段,但事实上Allo-HSCT在MM中的应用也备受争议,因为其非复发死亡率(NRM)可达10%~1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为50%~80%,移植后复发率也达到了50%~60%。基于以往研究,我们设想在Allo-HSCT后采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或许可降低高危MM患者的复发率及cGVHD发生率。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高危MM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价值。

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纳入的患者为65岁以下、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ISS-3期的新诊断MM患者(或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或者50岁以下新诊断MM患者。治疗上,所纳入的患者首先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然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随后,分别接受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及硼替佐米维持治疗(1.3mg/m2,皮下注射,2周1次,疗程共1年)。采用IMWG标准评价治疗反应率、八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其检测时间点分别为Allo-HSCT前、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前,然后每3个月1次,直至2年。

结果

共纳入39例患者,中位年龄54岁。其中,35例患者已接受过硼替佐米治疗,ISS-3期占44%,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者占65%。

中位随访时间为30月。结果显示,36个月时非复发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6%、46%和92%。另外,Allo-HSCT后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从64%提升至77%,严格意义上的CR由28%提高至61%。在硼替佐米治疗6月后,若MRD< 50骨髓瘤细胞/10x106 ,则其2年疾病进展率明显下降至27%,反之若MRD>50 骨髓瘤细胞/10x106 ,2年疾病进展率可达82%(p=0.0075)。在2年时,患者的中度、重度及极重度cGVHD发生率分别为56%、46%和11%,主要累及口腔、皮肤及肝脏等。对于未进行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患者,OS率明显差于接受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患者(56% vs 83%),cGVHD发生率更高(46% vs 69%)。

结论

该研究表明,在Allo-HSCT后采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高危MM患者可显著提升其完全缓解率(CR)并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此外,硼替佐米维持治疗6个月时的MRD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若此时MRD<50骨髓瘤细胞/10x106 ,一般意味着其预后良好,反之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

LeBlanc R, Ahmad I, Terra R, et al.OAB-062.Profound MRD negativity rates after frontline tandem autologous-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llowed by bortezomib maintenance in high-risk or young myeloma patients

责任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张艰教授:一线治疗难抉择,新成..
  • 开学啦!献给马(yi)上(jing)..
  • 3.0时代开启!“神药”奥希替尼..
  • 【2019WCLC】EGFR-TKI对非经典突..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