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最新研究结果(发表于)显示,低心率震荡(一种对室性早搏反应敏感性变化的量化方法)与老年人心脏性死亡危险升高显著相关,无低心率震荡者则可考虑为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者宣称,异常心率震荡也与中高危老年人心脏性死亡风险提高有关,但相关性并不高。不同的是,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与低危者心脏性死亡风险提高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有异常心率震荡的低危老年人。
主要研究者Dr Phyllis K Stein(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认为,异常心率震荡检出且基于传统危险因素评分被考虑为心血管事件低危者数量很少,但Holter监测表明,上述人群是不健康的,其心脏性死亡风险是有正常心率震荡的低危老年人的8倍。至今,临床医生对这些早期研究结果仍然是一头雾水。
Stein参考CT扫描图像后说,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担心在于验证上述结果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暴露于大剂量的射线之下。除非对电极发痒,这个实验实在不值得一试;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研究开展前会帮助人们克服上述担心,但在当今医疗保健费用奇高的大环境下,这会是好的选择吗?如果患者真的有异常心率震荡,你又能做什么呢?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