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率可预测心脏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
AFR Predicts SR Maintenance Following Cardioversion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10/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有研究结果提示,房颤率(AFR)可预测持续时间较短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脏复律后的预后。这项研究也显示,对于正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AFR对患者的AF复发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
Fredrik Holmqvist(瑞典Lund大学医院)及其同事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解释说,对于持续性AF患者,尽管心脏复律为窦性心律(SR)是一种可接受的治疗策略,但是AF的复发率很高,只有25%的患者在1年后仍能维持窦性心律。
因为还没有确定SR得以维持的预测因素(预测因素应能指导治疗),研究人员调查了AFR、非侵入性的心房不应期指数与AF复发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组应用QRST消失的心电图(ECG)信号来评估157例连续入选的持续性AF患者的AFR,这些患者接受了心脏复律治疗。在心脏复律前描记了ECG,并随访患者4周。
56%的患者在4周时复发AF,心脏复律前的平均AFR明显高于那些维持SR的患者,两组每分钟的颤动次数(fpm)分别为399次和363次。那些AF持续时间较短患者的AFR差异最明显,AF持续时间较短是指从症状出现到心脏复律之间的时间短于30天。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中,AFR的平均值应用384 fpm为阈值可预防AF复发,其敏感性为79%,特异性达80%。令人感兴趣的是,AF复发患者AF复发的平均AFR也高于那些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维持SR的患者(382 fpm vs 292 fpm)。
作者总结说:“我们的研究显示,持续性AF患者经心脏复律后4周,AF复发患者的AFR高于那些维持SR的患者。”他们提示,“对于心律失常病程短于30天的亚组患者,AFR可用作SR维持情况的预测指标,该指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应用于临床”。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房颤心脏复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