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科学·子刊】王鲁华教授团队发现新靶点,为伊布替尼耐药套细胞淋巴瘤开辟新道路

临床医学

1970-01-01      

2608 0
编译: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华人学者王鲁华教授及其团队近期在Sci Transl Med杂志发表研究,结果显示代谢重编程在伊布替尼耐药MCL细胞中非常关键,氧化磷酸化(OXPHOS)和谷氨酰胺分解保证了耐药MCL细胞的生存。采用小分子抑制剂(IACS-010759)阻断OXPHOS,可使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复合物I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这一结果为治疗伊布替尼耐药MCL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评估。 

               
王鲁华 Michael L. Wang
教授

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淋巴瘤登月计划项目总负责人
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肿瘤医学系-淋巴瘤/骨髓瘤教研室 教授
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肿瘤医学系-淋巴瘤/骨髓瘤教研室 套细胞淋巴瘤卓越中心项目 创始人&中心主任
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肿瘤医学系-淋巴瘤/骨髓瘤教研室 B细胞淋巴瘤项目 课题总负责人
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肿瘤医学系-淋巴瘤/骨髓瘤教研室 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中心 教授

研究背景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亚型,B细胞受体(BCR)通路激活是B细胞淋巴瘤的标志之一。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CR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MCL细胞中高表达。伊布替尼是口服BTK抑制剂,2013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治疗复发/难治MCL,有效率68%,中位应答时间约18个月,MCL伊布替尼耐药复发后的1年生存率只有22%,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案。

伊布替尼的耐药机制研究显示耐药机制非常复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BTK基因C481S突变和PLCG2突变与获得性伊布替尼耐药相关,提示BCR-BTK通路改变可能在伊布替尼耐药中作发挥用,然而BTK和PLCG2突变在MCL中并不常见。此外,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雷帕霉素(PI3K-AKT-mTOR)通路激活和核因子B(NF-κB)信号通路改变也被认为是替代生存机制,可导致耐药。然而MCL临床前模型中抑制PI3K-AKT-mTOR通路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在患者衍生的小鼠异种移植物模型(PDX)的体内研究中并未发挥作用。PI3K抑制剂如CAL-101(Idelalisib)和雷帕霉素类似物(依维莫司和替西罗莫司)在MCL的治疗结果也不尽人意。王鲁华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为伊布替尼耐药MCL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研究方法和结果

研究采用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阐述MCL伊布替尼耐药机制,临床标本的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向氧化磷酸化(OXPHOS)和谷氨酰胺分解方向的代谢重编程与MCL伊布替尼耐药有关(图2)。小分子IACS-010759能够作用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采用其抑制OXPHOS,在伊布替尼耐药的癌症模型中,体内体外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图3、4)。

图片 1.png

图1 驱动MCL患者伊布替尼耐药的信号途径

图片 1.png

图2 OXPHOS在伊布替尼耐药MCL细胞能量产生中的作用

2.png

图3 靶向OXPHOS途径克服伊布替尼耐药

3.png

图4 伊布替尼耐药MCL PDX模型中IACS-010759的抗MCL活性

讨论

本项研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在伊布替尼耐药MCL中的重要作用,提示耐药MCL细胞对OXPHOS通路的依赖,该通路活化和谷氨酰胺分解成为耐药MCL细胞增殖的重要能源,阻断该途径可导致细胞死亡,提示ETC的复合物I可能是有意义的治疗靶点。

RNA-seq研究数据揭示,伊布替尼耐药MCL细胞中mTORC1和c-MYC信号上调,这可能是向OXPHOS方向代谢重编程的基础(图1)。MYC和mTOR的激活使得癌细胞代谢重编程,主要是通过激活糖酵解、谷氨酰胺分解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关键基因为耐药细胞生长提供优势。mTOR抑制剂治疗虽有治疗反应,但其获益被严重毒性削弱。IACS-010759对伊布替尼耐药淋巴瘤PDX小鼠的体重影响很小,这非常令人鼓舞。研究结果还表明,靶向GLS也可能是治疗伊布替尼耐药MCL的另一种方法,其他可能治疗方法是联合靶向OXPHOS/GLS和mTOR通路的药物治疗伊布替尼耐药MCL。

如果伊布替尼耐药MCL细胞代谢途径的重编程主要是由mTOR和MYC信号通路上调所致,那这些通路又是如何被激活呢?谷氨酰胺转运体SLC1A5在伊布替尼耐药MCL标本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它作用于mTORC1信号上游,从而激活该通路,mTORC1信号通过MYC和GLS调节谷氨酰胺代谢,增加谷氨酰胺摄取,表明可能存在反馈机制,SLC1A5表达与c-MYC表达相关(图1)。SLC1A5和其他上调代谢物转运蛋白是否具有调控mTORC1信号和MYC的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对OXPHOS和谷氨酰胺分解的依赖,还需进一步研究。

根据WES数据,CDKN2A缺失和CCND1扩增(6/7例,86%)仅见于伊布替尼耐药MCL,需要更多研究确定这些基因改变是否能够作为伊布替尼耐药的标志物。CDKN2A基因编码p16INK4a和p14ARF抑癌基因,癌基因CCND1编码CyclinD1,这些基因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尤其是癌细胞。细胞周期和癌细胞代谢相互关联,如CCND-CDK4复合物对糖代谢的控制不依赖细胞周期进程。伊布替尼耐药MCL肿瘤中,CDKN2A缺失可能有意义,因为p14ARF在调节线粒体功能异常中发挥作用。CDKN2A和CCND1基因的改变是否与伊布替尼耐药MCL细胞代谢重编程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支持针对癌症代谢途径,特别是OXPHOS和谷氨酰胺分解途径的治疗,可以改善MCL临床结果,目前正在进行针对上述途径的一期淋巴瘤临床研究(NCT 03291938)。

参考文献

Zhang L, Yao Y, Zhang S, et al.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war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dentifie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antle cell lymphoma[J]. Sci Transl Med 2019 , 11(491).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1167

责任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娜小编】微信! 

WechatIMG74.jpe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Poseida明星产品BCMA CAR-T获FDA..
  • 美例秀秀|曲妥珠单抗多线抗HER..
  • 柳晨解读肺部磨玻璃结节(GGN)..
  • 【NEJM】CRB-401研究:bb2121治..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