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长期死亡率有明显的差异。 这项美国进行的研究显示,在10年期间,心肌损伤较轻以及明确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未校正死亡率约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70%。然而,在控制了基线差异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未校正死亡率最高。
这些结果来自对760例患者的分析,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22%的患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35%的患者有较轻的心肌损伤,26%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在平均9.5年的随访中,438例患者(58%)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的未校正死亡率是43%,心肌损伤较轻组患者的未校正死亡率是6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62%和44%(P<0.001)。
作者指出,心肌损伤较轻患者的年龄大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们合并的疾病也较多,包括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充血性心力衰竭。他们在入院时接受阿司匹林、普通肝素或血运重建治疗的比例也较低。
在校正了明显的协变量后,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变范围扩大,死亡率不断增加。与那些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只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明显增加,危险比为1.52。
Larry Allen(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领导的研究组在《美国心脏杂志》(American Heart Journal)上说:“肌损伤较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的比例可能低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因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以通过心电图立即诊断,并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不同类型中对它的诊断历来最受关注。” “不管是什么原因,因为肌损伤较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所以他们可能从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和介入性治疗中获得巨大益处。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