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心搏骤停的儿童,复苏过程中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标志预后较差。Ricardo Samson(Arizona大学)及其合作者应用注册数据调查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对1005例发生院内心博骤停儿童的预后价值。 在约1/4的病例中,心搏骤停的病因是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其余病例为心搏停止或无脉性电活动。然而,1/10的儿童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发生了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结果评估表明,最初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有35%存活出院,而没有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有27%存活出院,后来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只有11%存活出院。在后来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存活者是早产儿的可能大于无存活的患儿,伴有低血压的可能较低。在无波动心律的儿童中,27%存活出院。
Samson及同事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说,后期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儿童的结果大量恶化出乎意料。这些患者在心搏骤停前更可能受到监测,接受较长时间的心肺复苏,而初始和后来发生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儿童的原有病情和直接原因相似。 作者评论说:“这个发现与实验性的证据形成了对照,实验性的证据显示,在心搏暂停(随后除颤)心肺复苏过程中诱发室颤改善了无收缩性心搏骤停的预后。” “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在复苏过程中室颤或心动过速的诊断延迟、复苏干预(如应用太多肾上腺素)的不良影响以及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