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有限
Aspirin Provides Limited Aantiplatelet Effect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4/28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瑞典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说,对于某些血小板更新率高的患者,每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可能存在剂量不够的问题,因为在钙水平正常的全血中该药的抗血小板作用有限,环氧化酶依赖的血小板聚集在24小时内恢复。
尽管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知它可以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对于它在不同临床情况下适宜的用药剂量还存在争议,所以有了“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
为了更进一步地调查这一问题,来自瑞典Karolinska大学医院的Paul Hjemdahl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交叉研究,入选了15例健康男性志愿者,三种阿司匹林给药方案与不给药治疗相比较,即阿司匹林37.5 mg/d给药10天,接着以320 mg/d的剂量给药7天,最后是,在最后一次给320mg剂量后1~2小时再给一次640mg剂量,使累积剂量达到960mg。每一种剂量下阿司匹林的作用也与其基线状态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评价了全血和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性。另外,测定了尿样中的血栓素和前列环素代谢物,还测定了出血时间。
阿司匹林初始剂量37.5 mg/d几乎完全抑制了血小板环氧化酶,血清血栓素B2的抑制率超过98%,而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几乎在给药后2~6小时被消除。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使出血时间的延长程度相似。
然而,在给予每日一次阿司匹林24小时后全血中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相当程度的恢复,即使是在给予阿司匹林960 mg后也是如此。在细胞外钙水平正常的全血中,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也使胶原诱导的聚集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不到40%。
另外,阿司匹林没有完全抑制血栓素的排泄,其水平在最后一次累积剂量后不到24小时就有升高。最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使前列环素约降低了25%,阿司匹林随后的剂量使前列环素升高到28%,接着其水平保持稳定。令人感兴趣的是,血栓素的排出与血小板聚集性没有相关性。
研究人员在《血栓形成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杂志上报告说:“更重要的是,在钙水平正常的全血中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只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尽管它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另外,在正常的24小时给药间隔内血小板的功能得到了恢复。”
他们接着说:“确定阿司匹林对不同患者人群的最佳剂量,并且确立有效的监测患者的方法,这样可能进一步改善阿司匹林治疗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二级预防效果。”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阿司匹林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