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05最新报道]:BNP可能预测大剂量化疗引起的左心室功能障碍
BNP May Predict LV Dysfunction From High-Dose Chemotherapy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测定接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患者的B型钠尿肽(BNP)水平可以在传统的诊断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发现前很久就检测出那些随后会有心脏毒性危险的患者。
来自位于意大利米兰欧洲肿瘤研究所心脏科的Daniela Cardinale说:“这是第一次有研究报告了在化疗结束后72小时NT-proBNP(BNP 无活性的N末端片断)水平持续升高可预测以后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因此可以认为NT-proBNP是心脏毒性的早期标记物。”
她说:“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以早期识别出危险患者,因为除非患者有功能障碍,否则这时传统的方法如超声心动图往往还没有受到影响。
根据Dr. Cardinale的结果,大剂量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一般在20%~35%之间,而某些研究报告的发生率高达65%。
该研究结果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年会上公布,它在62例患者中评价了NT-proBNP作为心脏功能障碍早期预测指标的作用,受试者的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下,处于不同种类肿瘤的进展期,包括晚期和难治性乳腺癌、难治性卵巢癌、小细胞肺癌。所有患者接受1~4个周期含蒽环类抗生素的高剂量化疗药,化疗间隔是28天。
在首次化疗注射前、最后一治疗周期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2、24、36和72小时测定了患者的NT-proBNP水平。观察到三种不同的NT-proBNP释放方式,即20例(32%)患者的NT-proBNP在整个过程中处于稳定水平,22例(36%)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示出了早期、短暂的升高,在72小时内又稳定到了基线水平,还有20例(32%)患者的NT-proBNP水平升高,一直持续到72小时。
Dr. Cardinale报告说:“只在NT-proBNP水平持续升高至72小时的患者中观察到了左心室功能明显恶化(降低为不到正常功能的50%)。”在这一患者人群中,12个月时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是46%,而其他两组在62%~63%(这一患者群体与其他两组相比,P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BNP左心室功能障碍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