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国际罕见病日∣凝聚医学力量 关爱“罕见”人生

临床医学

1970-01-01      

1992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瓷娃娃、月亮的孩子、蝴蝶宝贝……这些看似童话般的名字,其背后却带着沉重的深意——罕见病!它们又被成为“孤儿病”,是一些发病率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在全球,每1万人中就有6~10个罕见病患者,其中80%因遗传缺陷而致病,半数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就已经发病,但遗憾的是只有5%的罕见病有获得批准的治疗方法。为了表示对罕见病患者的关爱,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于2008年2月29日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此后成为各国一致的惯例,并将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

2019年2月28日是第12个国际罕见病日,作为一家以科学引领创新,以改善癌症及相关肿瘤疾病为己任的医药企业,诺华肿瘤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罕见病。诺华肿瘤近年来为中国的许多患者提供帮助,使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不断解析这些疾病的分子途径,力争研制出更多创新产品。未来5年,诺华肿瘤将以每年1~3个新产品或新适应证的速度,把多个靶向治疗的创新药物引入中国市场。目前,诺华肿瘤在罕见病领域也颇有建树,始终不懈地为提升中国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神经内分泌肿瘤:鉴别诡异的“腹泻”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是一类起源于干细胞且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能够产生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激素的肿瘤,其中消化道和胰腺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作为每10万人中有5~6人患病的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不过大家所熟知的‘苹果之父’乔布斯就是因该病失去了生命。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诊断率低,因此60%~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此外,该病还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经济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患者反复出现皮炎、低血糖所致严重饥饿感、发热、盗汗、潮红、气喘、腹泻、咳嗽、反复性胃溃疡、心悸等症状,就要尽快就医,以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另外还有很多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是不表现症状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如此说道。 

结节性硬化症:解开“蝴蝶结”

结节性硬化症(TSC)又被称作“蝴蝶结症”,因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脸上以鼻子为中心,向鼻翼两边以蝴蝶形状长出纤维血管瘤而得名。这个“美丽”的名字却是全世界100万以上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梦魇。北京协和医院张玉石教授表示,“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以良性错构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其常见的肾脏病变,多达80%的成年结节性硬化症患者伴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导致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是成年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缩小瘤体、减少肿瘤负荷、预防急性事件发生是当前治疗该病的主要目标。TSC1/TSC2基因致病性突变引起mTOR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是结节性硬化症的关键发病机制。目前,有效抑制mTOR靶点,对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靶向药物(依维莫司)于2017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真正惠及患者。

胃肠间质瘤:让“胃肠恶魔”长治久安

“与上述两种罕见病不同的是,胃肠间质瘤(GIST)听起来似乎较为常见,实际上它的发病率仅为(10~15)/100万。它是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小肠最为常见。因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痛和胃肠道出血。” 天津肿瘤医院梁寒教授说道,“胃肠间质瘤的可怕在于其对传统化疗、放疗等方法不敏感,手术切除是胃肠间质瘤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而言,术后的复发率在50%以上,后续治疗尤为困难。而伊马替尼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术后接受其辅助治疗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达90%,开创了胃肠间质瘤治疗领域的新格局。”

肢端肥大症:拒绝“疯长”的身体

另外一种影响患者心情、自信和自尊的疾病——肢端肥大症则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疾病。北京协和医院金自孟教授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脸部变形变长、头颅增大、下颌前突、手足肥大,患者颜值显著下降。此外,肢端肥大症患者内脏持续变大,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这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不过其患病率不高,为每100万人中40~125例,年发病率为每100万人3~4例。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肢端肥大症治疗药物长效奥曲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至此,该药拥有了肢端肥大症、神经内分泌肿瘤两个进入医保的适应证,更好地惠及更多患者。”

黑色素瘤:再见!身体的黑记号

同样影响美观的还有一种皮肤癌——黑色素瘤。“这种恶性肿瘤来源于一种能制造黑色素的细胞,叫做黑色素细胞,正常的黑色素细胞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同时给皮肤‘上色’,一旦恶变就成为了黑色素瘤。虽然在中国发病率并不高,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很高,因此早期的诊断、治疗很重要。除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外,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应用使黑色素瘤的治疗近十几年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针对携带BRAF突变黑色素瘤的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的联合疗法已惠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患者。虽然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BRAF V600E变异率约为26%,不如白种人的50%高,但对于我国黑色素瘤的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该疗法也即将在中国上市,期待为中国患者带去更多的治疗选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谈道。 

虽然中国在罕见肿瘤治疗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还有诸多罕见病患者处在亟待救治的边缘。可喜的是,2019年2月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已明确提出要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的用药。2019年5月,诺华肿瘤也将召开第二届罕见肿瘤与真实世界研究峰会。其主题是如何用真实世界研究去支持和指导罕见肿瘤的治疗。这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的罕见病与真实世界研究的峰会,将涉及多个领域罕见肿瘤的治疗方法。相信未来随着政策的扶持与鼓励,会加速更多创新药物在中国上市,制药企业也将在国家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使罕见病患者获得更多的创新治疗选择。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大咖来啰】新辅助治疗快速发展..
  • 2019年第五届POST-ASCO GI会议圆..
  • 【真实世界】“O+诊疗档案室”第..
  • 【文献精选】淋巴瘤医生2月份必..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