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他们为什么要故意感染新冠?

疫情百态

2022-01-30   来源 : 南风窗

1384 0

哈娜·霍卡(Hana Horka)是自己故意感染新冠病毒的。1月22日,她死了。


死亡之前两天,她曾在社交媒体更新动态,说:“我活下来了……这很紧张。”随后,她还补充:“所以现在(我)将(拥)有剧院、桑拿浴、音乐会……还有一次紧急的海上旅行。” 

    

据法新社报道,哈娜·霍卡今年57岁,生前曾是捷克一个老牌民谣乐队的主唱。 


哈娜·霍卡今年57岁,生前曾是捷克一个老牌民谣乐队的主唱。


感染来自她的丈夫和儿子。在他们感染期间,哈娜·霍卡拒绝了隔离和接种疫苗。事后,她的儿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母亲主动感染新冠是为了继续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和获得某些服务。具体包括:可以自由出入桑拿房、剧院、音乐会或进行一场海外旅行。

    

感染了反而不会受到限制?这似乎是个悖论。真实的原因是,奥密克戎的肆虐,使得欧盟大部分国家施行所谓的“2G政策”,即出入公共场所或远行,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或感染新冠后的康复证明。换言之,没有这两种证明中其中一个,将禁止进入大部分公共场所。


欧盟大部分国家施行所谓的“2G政策”,即出入公共场所或远行,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或感染新冠后的康复证明。


哈娜·霍卡令人费解地选择了主动感染进而获得康复证明的方式。但她的尝试失败了,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另一种风险更小的方式——接种疫苗——被她所忽略,因为她是一名反疫苗人士。相比起“2G政策”,她对疫苗的不信任和排斥,更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深层原因。


而在西方国家,反疫苗运动,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现在,这群人士成了主动感染新冠病毒的主体。



1

主动感染花样频出



哈娜·霍卡当然不是主动感染新冠病毒的孤例。


早在两年前,就有人不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而深入“毒区”,以身试“毒”。2020年10月,加拿大健身网红Dmitriy Stuzhuk感染新冠去世。


生前,他并不相信新冠病毒真实存在。所以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带着自己老婆和三个孩子前往土耳其旅行。试图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新冠病毒并不存在。


当旅行结束返回乌克兰,Stuzhuk的检测结果呈阳性,被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病情严重。Stuzhuk在Instagram上发布了最后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承认了自己对新冠病毒的错误认识,并警告大家疫情是真的。


不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而选择深入“毒区”的加拿大健身网红Dmitriy Stuzhuk最终因感染新冠去世。


在他之后,印度尼西亚一位“大师”疑因感染新冠死亡。生前,他跟Stuzhuk一样不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拒绝保持社交距离,也从不戴口罩。

    

为了证明新冠病毒并不存在,他跟同伴去医院主动吸入新冠病人呼出的空气。甚至感染新冠后,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依然拒绝前往医院治疗,因为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


图源:青蜂侠


这类是典型的反智或反科学之流,他们从内心里否认客观存在的新冠病毒。这类人属奇葩,算不得主动感染的主流,更多的是像哈娜·霍卡一样的反疫苗人士。新冠病毒的大肆传播,使各国收紧防控政策,而这必然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反疫苗人士为了生活免受影响,便选择用主动感染的方式,获得可以出入公共场所的“绿色通行证”——康复证明。


1月10日,《纽约邮报》就曾报道一位澳大利亚的准新娘,为了让自己的婚礼免受新冠影响,试图通过主动感染新冠的方式获得免疫能力。她在短视频平台Tik Tok公开了自己的做法:在一家墨尔本的夜店中多次与陌生人拥抱、与他人交换饮料。


不少人在评论区里称赞了她这种“另类”的免疫方法,另外还有一名准新娘网友评论道:“很好!我是将在2月5日(结婚)的新娘,我在很多方面都感受到(应该马上感染新冠病毒)。”


一位澳大利亚的准新娘,为了让自己的婚礼免受新冠影响,试图通过主动感染新冠的方式获得免疫能力。


甚至于有些反疫苗人士为了获得“绿色通行证”,参加所谓的“新冠派对”。《每日邮报》在去年11月报道过一起意大利的“新冠派对”事件。其导致一位男子死亡,另有3人感染。死亡男子在边境上班,为了获得“绿色通行证”,他主动感染新冠,试图拿到为期6个月的新冠康复证明。


该报道还提到,由于该国12岁以上的孩子上学也需提供“绿色通行证”,一些反疫苗家长逼迫自己孩子参加“新冠派对”。参加派对的人经常会在酒吧的户外区域与感染者拥抱、亲吻和分享饮料。另有一些发生在室内,人们聚集在卧床的新冠患者周围,试图“吸入”病毒。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些国家出现了“新冠病毒包”。荷兰媒体《共同日报》曾在去年11月报道称,荷兰健康和青年保健监察局发现,一个大受欢迎的网站上售有“新冠病毒包”。其包括一根含有新冠病毒液体的试管,以及一个用于检测感染情况的密封测试盒。售价33.50欧元,给那些想主动感染新冠的人提供服务。


据报道称,一个大受欢迎的网站上售有“新冠病毒包”,给那些想主动感染新冠的人提供服务。


而这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都跟反疫苗运动存在联系。


2

反疫苗前世今生


哈娜·霍卡的儿子将母亲的死归于当地的反疫苗运动,而非新冠病毒。“他们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哈娜·霍卡儿子向媒体表示,是当地反疫苗运动的领导人说服了他的母亲不接种疫苗,而这导致了其母亲的死亡。


这种影响难以忽视。哈娜·霍卡并非是社会底层或缺乏智识的人,但她“更相信陌生人,而不是自己的家人。”此外,反疫苗运动并非是新冠流行后产生的“新生儿”,而是具有历史的传统运动。


从18世纪第一支疫苗产生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新冠疫苗,反疫苗运动一直存在。


疫苗运动兴起的部分原因是人们普遍缺乏对疫苗工作原理的了解。此外,错误信息的传播助长了疫苗会造成各种伤害的恐惧。这种误解或恐惧在的存在甚至早于疫苗。


在接种疫苗产生之前,人类曾使用“种人痘”的方式来预防天花病毒。


所谓“种人痘”就是将得了天花的人身上的脓液抹在健康人身上,以此来让其获得免疫能力。但这种无法控制病毒量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717年左右,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将这种方法引入英国。当她鼓励政府为儿童接种这种致命病毒时,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796年,英国的詹纳医生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接种疫苗——牛痘疫苗,安全性远高于之前的“种人痘”。但反对意见依然没有消失,尤其是1853年英国通过《疫苗接种法》,对儿童强制接种天花疫苗后,激起了反疫苗人士强烈反对,也促生了反疫苗接种联盟。这一时期,反疫苗人士反对疫苗的理由主要是:疫苗没有奏效、疫苗会致病且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强制接种疫苗类似于医疗专制。


1998年,一项研究将反疫苗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当年,英国医生 Andrew Wakefield 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声称,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MMR) 疫苗使儿童易患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自闭症。


Andrew Wake-field(右)与他的支持者 


这像是一枚重磅炸弹,使得此后很多年甚至到现在,不少人坚信接种疫苗会让儿童患上自闭症。尽管后来查明上述研究的发现都是以欺诈手段制造的,而且该医生执照被吊销、12年后,《柳叶刀》也撤销了那篇文章,但人们对疫苗和儿童自闭症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一直持续了下来。


到今日,依然有大量的反疫苗人士反对接种疫苗,包括新冠疫苗。其中不乏一些影视明星等名人,比如《黑豹》里的妹妹莱蒂希娅·赖特和参演《神奇四侠》的切特·汉克斯。他们都曾发表或分享过反对新冠疫苗或有关于它的错误信息。


而且,当下对新冠疫苗的反对更具时代性——线上化。2020年10月,《柳叶刀》一篇研究线上反疫苗运动的文章指出,自2019年以来,所谓的“反疫苗者”拥有的社交媒体账户的粉丝增加了至少780万人。Facebook上有3100万人关注反疫苗团体,YouTube上有1700万人订阅了类似的账户。同时,线上反疫苗运动为社交媒体公司带来10亿美元的年收入。


英国反数字仇恨中心(CCDH)对1663人的一项调查发现,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流感大流行信息的人对可能的疫苗更犹豫不决。哈娜·霍卡的儿子也发现了母亲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未接种疫苗的公众人物的帖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线上的庞大反疫苗组织,也在开始动员实际的线下反对活动。据NBC报道,Facebook上的反疫苗组织,动员了数千人将于本周末在华盛顿特区参加反“新冠疫苗授权”(实质上是反疫苗)的集会。组织者还在一个众筹网站筹资20万美元来支持此次活动。


2022年1月5日,示威者在波士顿州议会大厦抗议口罩、疫苗授权和疫苗护照。


美国之外,早在1月初,欧洲多国爆发了反疫苗者游行。其中,法国有超10万人在全国各地游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举行了4万多人的抗议活动。抗议之际,法国在1月7日一天,记录了超过30万例新冠感染。


3

自然免疫更好?


在国外反疫苗运动的影响和看似更“温和”的奥密克戎肆虐带来清零无望的助推下,不少人将自然免疫当作终极之法。根据最新数据,欧洲在1月27日新增了167万确诊病例,美国单日新增55万确诊病例。


截至1月29日,欧洲单日新增确诊1649772人,美国新增确诊522300人。图源:腾讯新闻


所谓自然免疫就是感染某种病毒后,身体自身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屏障。在一般的认知里,自然免疫能力更强。但另一方面,形成自然免疫面临着更大的危险。对一些危害性较高的病毒而言,主动感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甚至是致命。


在一些西方国家,有获得自然免疫的“传统”,如“水痘派对”。在水痘疫苗没出现以前,美国一些父母在疫情爆发期间,会让自己孩子参加“水痘派对”。他们的想法是,孩子得这种病越早越好,如此便建立起对这种病毒的自然免疫力。在“水痘派对”上,父母或看护者鼓励没有感染病毒的孩子与患有水痘的孩子一起玩耍、吃东西。


而现在,这种“水痘派对”大有回归之势。《洛杉矶时报》曾在1月初报道称,“水痘派对”的想法又回来了——但这一次,是为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变种似乎比冠状病毒的早期版本更少危险,而且现在孩子们已经回到学校,所以为什么不把它解决掉呢?”


此外,一些地方的人因为觉得无法避免感染奥密克戎而使自己暴露在病毒中,试图以此获得自然免疫,从而终结疫情。1月13日,加拿大安格斯•里德学会的民调显示,大多数加拿大人认为,他们最终会不可避免地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事实上,我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意识到,故意让自己暴露在病毒中,只是为了尽快摆脱它。”


某种程度上,人们高估了自然免疫、低估了奥密克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去年9月份的一项研究发现,36%以前感染过新冠的人没有产生任何抗体。这意味着感染新冠并不一定等于获得自然免疫。当然,接种疫苗也不会百分百获得免疫能力,但相比于主动感染,接种疫苗的风险更小。此外,在新冠病毒不断变种的情况下,不管是自然免疫还是接种免疫,都无法保证不会发生二次感染。但同样的是,接种疫苗的成本和风险更小。


奥密克戎出现至今,人们普遍认为其症状轻,更加“温和”,但这似乎让我们低估了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之前强调:“虽然奥密克戎的严重程度似乎低于德尔塔,尤其是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被归为轻度。就像之前的变种一样,奥密克戎正在使人们住院并导致人们死亡。事实上,病例海啸如此巨大和迅速,以至于世界各地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此前的研究也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的危害程度更低。


此外,感染新冠导致的后遗症也不易被人们重视。据加拿大卫生部称,约60%的加拿大人报告至少出现了一种“新冠后遗症”。症状包括疼痛、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问题、疲劳、睡眠困难、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或抑郁——而这些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尽管此类证明主动感染新冠的危害性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找到,但仍有不少人跟随反疫苗人士的步伐,坚信自然免疫的“神话”,以自己的健康或生命作为代价。


这正如休斯顿贝勒医学院临床事务主任詹姆斯·T·麦克迪维特博士所说,自己故意感染病毒的想法“不是21世纪的想法,也不是20世纪的想法,而是19世纪的想法”。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盘点国自然青睐的 8 大热点,今..
  • 核酸的检测有多麻烦?看完我都不..
  • 一年一度医院年终比惨大会..
  • 器官移植学科2021年发表的SCI论..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