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由国际肺癌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举办的亚洲肺癌大会(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于2018年10月8日至10日在美丽的羊城隆重召开。这是国际肺癌协会首次主办亚洲肺癌大会,与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联合主办本次大会。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的肺癌治疗“大咖”齐聚羊城,共同探讨肺癌新进展。本次大会上,周清教授带来了“中国免疫治疗的发展”的主题演讲。【肿瘤资讯】特邀周清教授介绍中国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三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会专业委员会(CSCO)副秘书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会分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秘书长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秘书长
国际肺癌协会(IASLC)奖学金评审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CSLC)成员
免疫治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与国外的差异
周清教授:这个问题是我今天上午在大会免疫Plenary Session上进行的主题演讲中谈到的话题。在总结这套幻灯时,我比较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个现象,截止目前,中国只获批了Nivolumab用于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适应症。因此,总体而言,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和国际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落后的。在今天大会的Plenary Session中,我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发展趋势,虽然前面的发展相对缓慢,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量的临床试验启动比国外落后,导致目前处于相对滞后阶段,但其实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从去年到今年,总体而言,国内临床试验的增长百分比超过全球。未来很快会有多个药物在二线或者一线陆续获批。并且,中国因为目前有大量的自主研发免疫治疗新药,中国免疫爆发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差距,中国有信心很快赶上来。
免疫治疗进入中国临床的挑战和意义
周清教授:今年开始,中国已经正式有了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对于中国患者而言,一个特别好的消息是这些药物在国内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时还有慈善赠药计划。也就是说,这些药物在中国获批之后,可及性非常好。未来,随着药物获批的越来越多,中国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免疫治疗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驱动基因阴性的病人当中。未来,对医生的挑战是,过去我们积累的经验大多数来自我们参加的一些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去了解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毒性。但未来,我们面临临床实践当中各种各样不同的患者,这和临床试验中高选择的病人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会面临很多患者的选择问题,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处理不同病人的毒性。作为医生,除了要了解药物的疗效,我们必须非常有经验的熟练处理药物毒性,在给病人使用的过程中才会更加有信心,更加放心的向病人推荐这些药物。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我们的挑战是从临床试验到临床实践的过渡,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要比临床试验大得多。中国的医生已经陆续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积累免疫治疗的使用经验,将来一定会非常熟练的使用这种武器。
免疫或免疫联合治疗将成为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很好的治疗选择
周清教授: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中,我也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去阐述一个问题,即EGFR突变阳性的或驱动基因阳性的病人,如何让其更好的在免疫治疗时代中获益。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突变阳性的患者比例比欧美国家高很多。目前的现状是,很多临床试验将这部分病人排除在外,这是因为一些亚组分析显示,免疫单药治疗突变阳性的病人,效果不是很理想。尽管如此,这部分病人肯定不可能排除在免疫治疗时代之外。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这部分病人获益,或如何让这部分病人从不同的治疗方式中获益。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在探讨如何通过biomarker更好的选择病人。例如有些研究在探讨,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病人,选择PD-L1高表达的患者,如PDL1表达大于50%,或PD-L1表达大于25%,通过biomarker选择可能有更好获益的人群。
另一个探索的方式是,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首选还是靶向治疗,大多数研究还在探索靶向治疗耐药之后,患者应该如何更好的接受免疫治疗。目前探索的比较多的模式是免疫联合化疗,或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即在联合治疗中探讨如何让病人进一步获益。因此,目前的临床试验不是把这些病人排除在外,而是把这些病人作为一个非常大的群体进行探索,预计很快会有大量关于突变阳性病人免疫治疗的数据。未来,对于这部分病人除了进行靶向以外,免疫或免疫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