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Blood(IF=25)| 破除争议!南方医科大学付涌水团队发现亚洲型DEL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RhD阳性血液输血

临床研究

2023-02-14      

1468 0

亚洲型DEL表型的红细胞(RBCs)很少表达RhD蛋白,在常规检测中被分为血清学RhD阴性(D-)。RhD阳性(D+)红细胞输血用于亚洲型DEL患者已被提出,但由于缺乏关于其安全性和潜在机制的直接证据,尚未被普遍采用。

2023年1月13日,广州血液中心付涌水团队在Blood(IF=25)在线发表题为“Patients with Asian-type DEL can safely be transfused using RhD-positive bloo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亚洲型DEL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RhD阳性血液输血。该研究进行了一项单臂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记录亚洲型DEL患者输注D+ RBC的结果;没有一个接收者在中位随访226天后出现alloanti-D。作者进行了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在中国各地4045名血清学D-孕妇中检测alloanti-D免疫,alloanti-D只在true D-个体中发现,而在亚洲型DEL中没有发现。

该研究进一步回顾性检查了127名出现异体抗体D的血清学D-孕妇,未发现1例亚洲型DEL。最后,作者分析了亚洲型DEL型红细胞的RHD转录本,并在体外检测了各种RHD转录本表达的抗原表位,发现表达RHD抗原的全长RHD转录本丰度较低(占总数的0.18%),携带了全部表位,这可以解释对D+ RBC的免疫耐受。总之,该结果提供了多条证据表明,亚洲型DEL患者在输血或怀孕后暴露于D+ RBC时不能产生alloanti-D。因此,该研究建议亚洲型DEL患者(包括孕妇)考虑D+ RBC输血并停止抗-D预防。

RhD是输血医学中免疫原性最强的血型抗原。在RhD阴性(D-)个体中,针对RhD抗原的alloanti-D免疫可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和胎儿和新生儿(HDFN)溶血性疾病。D-表型在白种人比非洲人更常见,但在东亚和东南亚人群中罕见。因此,D-血经常供应不足,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此外,在中国、韩国、日本、泰国、泰国、缅甸等人群中,许多具有血清学D-表型的个体携带的是DEL (D-eluate)表型,而不是真正的D-表型。具有DEL 表型的个体的红细胞(RBCs)表达少量RhD抗原,在常规RhD分型中不能产生凝集,通常被分型为血清学D-表型。迄今为止,在DEL表型的基础上已经发现了40多种不同的遗传变异。其中,RHD*1227A (RHD*01EL.01)主要见于东亚和东南亚亚洲人群的DEL个体(>95%),因此在2010年被称为亚洲型DEL。
自2001年首次发现分子基础以来,亚洲型DEL患者的正确输血管理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早在2006年,就有报道称,亚洲型DEL受体在暴露于RhD阳性(D+)RBCs后可能不会产生alloanti-D。一些证据支持这一推测,即患有亚洲型DEL 的孕妇在携带D+胎儿后未检测到alloanti-D免疫。基于这些有限的资料,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给亚洲型DEL患者输注D+红细胞。从那时起,只报告了两起病例;均为接受D+RBCs的男性患者,1例为心脏移植,另1例为急诊病例,均未接种异体抗体-D免疫。然而,关于亚洲型DEL患者输注D+红细胞安全性的系统研究仍然缺乏,其分子机制仍不明确。具有亚洲型DEL表型的个体在诊所中继续作为D-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患者经常受到D-血供应不足的影响,尽管根据他们的绝对数量,对他们进行特殊考虑是合理的。
亚洲型DEL个体RHD转录本分析(图源自Blood 
血清学检测表明,在亚洲型DEL型红细胞表面有少量的D抗原和完整的表位表达。这些结果提示亚洲型DEL患者在接触D+红细胞后可能不会产生alloanti-D免疫,因为他们与正常的D+个体一样携带完整的D表位。虽然两个令人信服的假设已经解释了这一点,但这两个假设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功能数据的验证。因此,潜在的分子机制以及亚洲型DEL是否以及为什么可能表达一种功能正常的RhD蛋白,仍然存在争议。

在这里,作者提供了几条强有力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功能证据,证明亚洲型DEL患者在怀孕或输血期间接触D+RBCs时不会产生alloanti-D。根据研究结果,至少在中国,建议考虑在所有亚洲型DEL患者输血中使用普通D+血,亚洲型DEL患者停止RhIG免疫预防,亚洲型DEL妊娠期间停止抗D免疫监测。


原文链接:

doi.org/10.1182/blood.2022018152


医微客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医院和企业,协助医生解决科研上的痛点,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为企业提供医学写作、医学编辑、科研培训和学术传播等策略支持。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iNature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霍勇教授:2022心内科重要临床研..
  • 被“医疗化”的抑郁症,一个令人..
  • 多肽产品市场分析(一)--药物肽..
  • 河南新乡59岁医生上班期间被捅数..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