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近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进展可谓日新月异,不但改善了患者生存,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大量新的内容涌现是不是有时让你很困惑,美国埃默里大学的Ramalingam教授以一份病例20个问题为你系统梳理临床常见问题的处理,并佐以证据支持,可谓有理有据,这次相信你会毫不犹豫的记住这些新的进展。
56岁女性因活动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6周就诊,同时伴有非刺激性咳嗽,急诊胸片见右侧胸腔大量胸水,进一步CT检查见右侧胸水,双肺至少10个结节,最大者位于右上肺,直径3.2cm,右侧气管旁和隆突下淋巴结增大。胸腔穿刺引流出近1.5L血性液体,其中发现恶性细胞,考虑为腺癌。胸水引出后呼吸困难改善,患者无肺外转移表现,MRI未见脑转移。既往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吸烟史15包年,已戒烟10年,是一名小学老师。近3个月体重减轻5磅,无肺癌家族史,胸水引流后无任何不适感觉,ECOG为1。
Q1: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LC,NOS)的诊断是否可行?
肺癌治疗需要依据组织学亚型、分子改变和肿瘤生物学标志。IASLC、ATS和ERS均认为应避免使用NSCLC,NOS这种笼统诊断。
Q2:下列哪些免疫组化(IHC)标志可诊断肺腺癌?
接近80%的肺腺癌TTF-1和napsinA阳性,原发肺肿瘤cytokeratin-7阳性,cytokeratin-20阴性,大部分肺鳞癌p63阳性。
Q3:IHC检查显示为肺腺癌,该患分期为IV M1a,下一步最佳治疗是什么?
CAP/IASLC/AMP指南均推荐所有进展期肺腺癌均应检测分子学改变,无靶向治疗适应症时PD-L1 IHC可鉴别从免疫节点抑制剂治疗获益的患者。
Q4:患者活检标本中细胞数不足以进行分子检测,下一步应怎样做?
因无充足标本进行分子检测,优选重新活检获取组织进行EGFR和ALK状态检测,如果活检不可行,外周血或血浆无细胞DNA检测亦可,如果患者不能活检或活检不安全时才考虑化疗。
Q5:哪个突变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不敏感?
接近90%的EGFR突变为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点突变,其它少见EGFR TKIs敏感突变也有报道,不过外显子20插入突变对现有EGFR TKIs不敏感。
Q6:假设患者肿瘤中发现有EGFR外显子19活化突变,哪项治疗是恰当的?
阿法替尼发生皮肤和胃肠道毒性机会高于吉非替尼,随机研究证实阿法替尼的PFS优于吉非替尼,但对生存无影响,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有效性相似。
Q7:如果考虑奥西替尼治疗,关于该药一线治疗哪项是正确的?
奥西替尼治疗未接受过治疗、EGFR突变肺癌的2期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ORR为77%,DCR为97%,中位PFS为19.3个月,DOR仍未达到,中位OS未报道。3期研究(FLAURA)比较了一线奥西替尼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西替尼PFS达18.9个月。
患者接受EGFR-TKI厄洛替尼150 mg/日治疗,出现2级皮疹,支持治疗皮疹无改善,剂量减至100 mg/日,耐受良好。CT证实肿瘤部分缓解。患者厄洛替尼治疗14个月,最近一次CT见右上肺结节影由14增至18 mm。
Q8:此时的正确治疗?
患者临床稳定,肿瘤变化较小,继续厄洛替尼治疗是最佳选择。
3个月后肿瘤进一步进展,出现了新发肝损害,几个肺结节增大,其中一个用于评估的结节由1.2cm增至2.3cm,最大肝脏病灶1.8cm。
Q9:此时的正确治疗?
由于病情进展,推荐重新活检确定耐药是否源于T790M突变,奥西替尼已获FDA批准治疗具有T790M突变患者,不过不推荐用于无T790M突变患者,血浆无细胞DNA检测也已获批检测突变状态是否适合奥西替尼治疗,大约3%-15%的患者会转变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学类型,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活检的原因。如果患者进展显著且无T790M突变,可考虑化疗。
Q10:哪个不是EGFR TKIs的耐药机制?
T790M突变、MET途径活化和SCLC组织学转化都与EGFR TKIs耐药相关。
Q11:一代或二代EGFR TKIs耐药后患者T790M突变的发生率?
接近50%-60% EGFR TKIs耐药的患者,T790M突变是主要耐药原因,这也是发展针对T790M突变和其它EGFR突变新药的原因。
Q12:血浆无细胞DNA检测T790M突变与组织活检相比,哪个是正确的?
血浆无细胞DNA检测T790M突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1/3患者(30%-35%)虽有T790M突变,但血浆检测时却是阴性。但血浆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很高,研究显示血浆EGFR突变检测敏感度70%-100%,特异性85%-100%,血浆检测的方法包括PCR法和液相色谱法。
Q13:如果该患血浆无细胞DNA检测T790M阴性,下一步哪项正确?
血浆无细胞DNA检测T790M突变阴性时应行肿瘤活检,因为血浆检测的敏感性只有70%,近1/3患者虽然检测阴性,但实际上可能是阳性结果。如果血浆检测T790M突变阳性,奥西替尼可直接应用,无需进一步活检。
Q14:该患的T790M突变阳性,以下哪项是最佳选择?
奥西替尼已获FDA批准治疗T790M阳性、EGFR TKI耐药患者,奥西替尼是一类新的突变特异性EGFR抑制剂,可抑制外显子19、外显子21和T790M突变。
Q15:该患计划采用奥西替尼治疗,但MRI显示脑部有4个损害,2-6mm。患者无症状,损害周围无水肿,下一步应怎样做?
奥西替尼可在脑内发挥抗癌作用,AURA3研究中病情稳定、无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可从奥西替尼治疗中获益。该患者脑损害小,可开始奥西替尼治疗并采用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
Q16:假若该若肿瘤内未检测到T790M突变,以下哪个是指南推荐的治疗?
尚无充分证实的治疗可用于T790M阴性患者,联合化疗,包括吉西他滨、纳米紫杉醇、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在内,已证实对肺腺癌有效,此时是最恰当的治疗选择。
Q17:一线EGFR TKI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患者接受奥西替尼二线治疗的有效性?
已证实奥西替尼对T790M突变患者有持续的治疗反应和临床获益,患者经80mg/日治疗,中位PFS约为10个月,AURA3研究中奥西替尼的PFS优于含铂化疗,HR为0.30。
Q18:哪项符合奥西替尼的安全性描述?
与野生型受体相比,奥西替尼对突变EGFR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因此奥西替尼较其它EGFR TKIs的耐受性更好,3或4级皮疹和腹泻发生率不足5%,肺炎发生率虽低,但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治疗,高血糖并不是奥西替尼的已知毒性。
Q19:以下哪项是三代EGFR TKIs耐药机制?
血浆检测发现一部分患者奥西替尼治疗后进展是因为出现C797S突变,它处于奥西替尼与EGFR形成共价键的位置,更新的EGFR靶向药物正在研究中,包括ASP8273、HM61713、EGF816。G1202突变发生于ALK阳性患者克唑替尼治疗进展时。
Q20:奥西替尼治疗进展后患者对免疫节点抑制治疗很感兴趣,纳武单抗治疗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作用,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随机研究已比较了三种免疫节点抑制剂与多西他赛二线治疗的疗效,三种药物分别为阿特朱单抗、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研究中的确有一部分EGFR突变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治疗的疗效优于免疫节点抑制剂。
https://www.medscape.org/viewarticle/882820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