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回味2018ASCO-GI】北肿王晰程医生参会随笔,为你敲黑板划重点!(三集连载,下集)

临床医学

1970-01-01      

1497 0
作者:王晰程医生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 GI)已然落幕,亮点有哪些?要学习什么?没有参会怎么办?不用担心!亲临此会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王晰程医生,将分三集为您敲黑板划重点,分享他的参会感悟和随笔。良师益友,知无不言。

               
王晰程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CSCO翻译小组  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 内科学组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 遗传学组  委员
《Annals of Oncology》中文版  编委

2018 ASCO GI尽管没有重大的III期临床研究公布,但在结直肠癌领域仍有三个闪光点值得关注:1、结直肠癌的早诊 2、早发结直肠癌的特征(<50岁) 3、药物治疗的精益求精。今天为大家介绍第三部分:

三、药物治疗的精益求精

药物方面,本次大会一项比较令人关注的研究是REVERCE研究,其结果显示:三线治疗瑞戈非尼序贯西妥昔单抗组的总生存优于西妥昔单抗序贯瑞戈非尼组。陈功教授已经在会议当日对该研究进行了详尽解读,在此不再赘述。但我对研究结果的解读与陈功教授存在一定的分歧:

抗血管类药物和抗EGFR抗体使用的先后顺序是否会影响生存?我认为这种先后顺序引起的生存差别可能非常小。既往III期研究提示对于左半结肠全野生人群EGFR抗体一线使用有优势。但是本研究中同样的优势人群,生存获益明显的反而是先用抗血管药物再行抗EGFR单抗的治疗组。也许这两大类靶向药的使用,最终会像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一样,谁先谁后使用都没有区别。而真正产生生存区别的是如何筛选出抗EGFR抗体治疗的最优势人群。期待未来REVERCE伴随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结果来解析两组的明显生存差异。

图片15.jpg

另一项关于药物治疗的口头摘要汇报是CheckMate142,该研究将dMMR/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单药nivolumab,另一组接受nivolumab+ipilimumab。但两个组之间不是随机分组,而且两组都已经分别在既往的ASCO会议上报道过。

图片16.jpg

这次汇报内容其实是在随访时间延长后,对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不出意外,免疫治疗可获得长期的疾病控制,两组的DOR和OS均未达到。这恐怕也是目前免疫治疗获得很多临床医生青睐的原因之一。不良反应方面,两药组较单药组多,但大多数在可控制范围内。另外,Stadler教授对两个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做了非正式的比较。为什么是非正式的比较?就是因为两组不是随机分配的。可以看到nivolumab+ipilimumab组的ORR和DCR分别为55%和80%,明显高于单药组的ORR(34%)和DCR(62%)。由于ORR两药组提高了20%,Stadler教授提出是否两药组的免疫治疗可以拯救一些单药组无效的dMMR/MSI-H肠癌患者。尽管他的理由我觉得不充分,但是他的结论我认为还是很受启发。首先这是一项小样本的非随机研究,直接比较科学性较差,而且免疫治疗有一个不同于细胞毒药物的地方是:部分患者会在影像学上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的假进展;亦或影像学上显示稳定(SD),但其术后标本发现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因此单纯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价疗效是两药优于单药,个人觉得尚不成熟。但是其结论的启发意义在于:本身研究纳入的人群是特殊的结直肠癌类型,应对免疫治疗高度敏感,但为什么单药组仍有38%是效果欠佳的。同时研究显示提高PD-1抗体疗效的一个策略就是联合抗CTLA-4的双阻断。相信未来对于dMMR/MSI-H的人群如何进一步筛选提高免疫治疗疗效,对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的阐述都将是转化研究的焦点。

会后和快十年未见的老朋友们一起聚餐。其中一位在Google工作十余年的朋友提到,在他们IT界做的好的往往具备三个特征:Passion,Curiosity和 Strategic thinking。回去后就在思索做一个好医生是否也需要这三个特征呢?对自己工作有热情,对未知充满好奇和兴趣,有策略的思考(我猜应该就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希望各位中年油腻大叔一起共勉,加油!

图片17.png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Blood•How I Treat】如何治疗..
  • 【回味2018ASCO-GI】北肿王晰程..
  • Cell丨宋尔卫团队揭示成纤维细胞..
  • 陆教授MDT病例远程会诊(1/30)..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