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聂大年教授:2017ASH新型药物在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中的运用

临床医学

1970-01-01      

1561 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成人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类型,其治疗缓解率较高,可达80%-90%左右,但长期生存率不佳且复发率较高。在刚结束不久的第59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有多项临床试验涉及成人ALL的新药研究进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聂大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治疗成人B-ALL的新药。

               
聂大年
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
现任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委员
长期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擅长各种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聂大年教授:今年ASH会议上,在成人ALL的治疗方面主要涉及了两种新型药物,分别为Blinatumomab以及Inotuzumab。由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根据免疫表型不同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本文主要讨论两种新型药物在B-ALL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接下来,我分别介绍这两种药物的研究进展。

新药之一:Blinatumomab

Blinatumomab是一种双特异性的抗体,其一端可与白血病细胞的CD19相结合,而另一端可与T细胞结合并使其激活,进而杀伤肿瘤细胞。相关研究显示:Blinatumomab对于复发/难治成人B-ALL以及MRD阳性的成人B-ALL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聂大年 1.jpg

1. Blinatumomab治疗复发/难治成人ALL:2017年新英格兰杂志(NEJM)上发表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405例复发/难治成人B-ALL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别采用Blinatumomab以及标准化疗(SOC)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1. 短期疗效方面,Blinatumomab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为34%,而标准化疗组仅16%(P<0.05)。2. 在生存情况方面,Blinatumomab组也明显优于标准化疗组,总体生存时间(OS)分别为7.7月 vs 4.0月(P=0.01);Blinatumomab组的无事件生存时间(EFS)达7.3月,明显优于标准化疗组的4.6月(P<0.001)。

2.Blinatumomab治疗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的成人B-ALL:2012年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纳入20例巩固治疗后MRD阳性的成人B-ALL患者,采用Blinatumomab进行治疗,其结果显示:其中80%(16/20)的B-ALL患者达分子学缓解。该项研究在随访5年后发现:其中10例(50%)仍处于缓解状态,5年无复发率达50%。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的Haematologica杂志上。

新药之二:Inotuzumab

该药物是由CD22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药物卡奇霉素(Calicheamycin)相偶联而形成的。其CD22单抗可与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22抗原相结合并进入白血病细胞,随后释放出卡奇霉素将其杀伤。

聂大年 2.jpg

2016年新英格兰杂志(NEJM)上一项III期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26例复发/难治的CD22阳性的成人B-ALL患者,分别对比了Inotuzumab治疗与标准化疗(SOC)的疗效。其研究结果显示:1. 在短期疗效方面,对于原始细胞比例<50%的患者,Inotuzumab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达86.7%,而标准化疗组仅41.4%(P<0.001)。对于原始细胞比例≥50%的B-ALL患者,Inotuzumab组的完全缓解率(CR)达77.9%,而标准化疗组仅24.4%(P<0.001)。2. 在生存情况方面,将Inotuzumab组与标准化疗组相比较,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体生存时间(OS)均是Inotuzumab占明显优势,其HR分别为0.45(95%CI:0.34-0.61,P<0.001)、0.77(95%CI:0.58-1.03,P=0.04)。

小结

1.新型高效免疫治疗已应用于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

2.将Blinatumomab、Inotuzumab等新型药物用于成人B-ALL患者的一线治疗,可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MRD)、提高疗效、改善生存、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多项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其结果值得持续关注。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qrcode-d.jpeg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 IMPRESS研究解读:吉非替尼耐药..
  • 获优先审评资格 淋巴瘤ADC有望成..
  • 聚焦丨认识免疫检查点通路,改善..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