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毒性「irAEs」。2017年11月21日,美国肿瘤免疫治疗学会「SITC」在JITC杂志上发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专家共识》。这是第一部由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专家组织撰写、多学科参与的irAEs管理共识。
SITC共识与前期发表的ESMO共识在专家组成、针对人群、AE处理推荐侧重点存在一些差别。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方兴未艾,广大肿瘤专业医护人员对免疫治疗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irAEs管理更是知之甚少。
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患者提高识别、报告和管理irAEs的认识和处理能力,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CSCO-IO」邀请了国内多名中青年专家对SITC专家共识进行了全文翻译,并邀请CSCO-IO主任委员王宝成教授、副主任委员朱波教授审校译稿。目前翻译稿已完成,将陆续在《IO治疗时讯》发布!
腹泻是ICIs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irAEs之一。免疫应答开始时发生的轻度、短暂、自限性腹泻有别于其他症状。腹泻一般发生在平均三次ICIs治疗后[11],也可能发生在紧随第一次治疗后。
接受CTLA-4/PD-1抗体联合治疗的患者irAEs发生率为44%,高于那些接受CTLA-4单抗「23–33%」或PD-1单抗「≤19%」单药治疗的患者。接受免疫联合治疗的患者发生3/4级腹泻的风险要高于单药治疗;使用ipilimumab单抗的患者较PD-1或PD-L1更容易出现高级别的腹泻反应[15, 40, 41]。
当患者出现腹泻合并腹痛、直肠出血、粘液便和发热症状,临床医生应警惕结肠炎的发生。这种ICIs治疗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非常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ICIs结肠炎发生的部位报道不一,有些文章报道结肠各部位均可累及[42],另一些文章报道降结肠最易受累[43, 44]。这种差异可能与检查近端结肠较困难有关[44, 45]。
此外,腹泻和/或结肠炎可在中止免疫治疗后的数月后出现,临床表现类似于慢性炎症性肠病「IBD」[42, 46]。
免疫治疗引起的肝炎发生率虽不高,但识别度高,通常为无症状性免疫相关性肝炎,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伴或不伴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的中位时间为免疫治疗后6-14周[28];大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
Ipilimumab 3mg/kg单药治疗可引起任何级别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4%;10mg/kg单药治疗发生率达15%[24, 47]。PD-1抗体免疫治疗出现肝炎的发生率约为5%,但ipilimumab和nivolumab联合使用,肝炎发生率增加至30%[13, 28]。
有报道免疫治疗可导致急性胰腺炎,但比较少见[42]; 无症状性的脂肪酶和胰酶升高更为常见。肠道菌群的作用目前是研究热点,它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和毒性风险,包括结肠炎。
当患者出现急性腹泻时,首先应排除感染性因素「包括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检测、巨细胞病毒DNA PCR、粪便虫卵和寄生虫检测」。
炎性指标「粪便白细胞/乳铁蛋白,粪便钙卫蛋白」和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帮助分析腹泻是否存在感染性因素。
如果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则须行筛查试验,包括结核菌素试验,HIV、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检测。基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文献数据,丙型肝炎恶化的风险微乎其微,因此,并不推荐进行丙型肝炎的检测[48, 49]。
影像学检查方面,CTLA-4抗体相关的结肠炎在CT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是弥漫性结肠炎,表现为肠系膜充血;其次是节段性肠炎,表现为中度的肠壁增厚,以及之前有憩室病的相关节段可见脂肪间隙[50]。
PET/CT有助于诊断免疫相关的结肠炎,其表现为;肠壁FDG代谢增高,提示弥漫性的肠壁增厚[50]。肠镜是评估结肠炎范围和程度最准确的检查方法,部分患者应该推荐肠镜检查。近期有数据表明,肠镜下发现的溃疡提示激素治疗抵抗[51]。
对于2级以上的腹泻,在排除感染因素后推荐给予全身免疫抑制治疗。根据临床需要考虑肠镜检查,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结肠炎内镜所见为正常,但组织学表现为显著的炎性特征。因此,粘膜活检和组织学分析是必须的。此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排除CMV感染也非常重要。
组织学分析方面,CTLA-4抗体相关的结肠炎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隐窝内皮细胞凋亡以及少量或没有特征的慢性化过程。
同样,PD-1抗体相关的结肠炎也有两种常见类型:急性结肠炎伴坏死「急性炎症,中性粒细胞隐窝微脓肿,隐窝内皮细胞凋亡,以及隐窝萎缩/消失」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上皮损伤和固有层扩张」。当然,病理改变也可能发生于非结肠部位,如十二指肠、胃和/或小肠[52]。
在免疫治疗前、单次治疗后,需要检查肝功能,以明确肝酶的变化。免疫治疗相关的肝炎通常在肝功能检测时被发现,须要排除其他引起肝损伤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以及其他药物或肿瘤进展引起的肝损伤。
血栓、胆管梗阻也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影像学评估ipilimumab相关的肝炎常常是非特异性的;根据临床的严重程度,表现各异[53]。CT和MRI可以发现肝脏肿大、充血和门静脉淋巴结肿大,及肝实质密度降低。
对于复杂的肝炎病例推荐行肝活检。活检常常提示肝细胞受损「急性肝炎」、合并肝窦间隙细胞浸润、中央肝静脉损伤和内皮细胞炎症,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表现;或以胆道损伤表现为主「胆道型,合并门脉炎症」[53, 54]。比较罕见的纤维环肉芽肿也有报道[55]。
如果感染性检查结果为阴性,腹泻要考虑与免疫治疗相关;这种腹泻在首次治疗后常反复发生。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对患者而言,转诊至有免疫治疗胃肠毒性处理经验的胃肠病专科非常有必要。研究显示,结肠炎也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性肠病「IBD」[56],这类患者应长期随访。
ICIs相关的胃肠道毒性管理(表3)
注释:1、建议免疫治疗前,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全套、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以提供基线值进行比较。尽管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和结肠炎有关,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不包括这些检测。2、并没有证据证明预防性使用激素(布地奈德)能够预防胃肠道irAEs [45, 47]。3、英夫利昔单抗一般1~3天内起效,但有些病人是在2周后的2次使用时获益。在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后,应长期口服强的松并逐渐停药。英夫利昔单抗是否会拮抗ipilimumab的抗肿瘤疗效仍未知[103]。4、在个案报道中,使用维多珠单抗成功治疗激素依赖的免疫相关结肠炎,说明该药能使某些患者获益。5、胃肠道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患者符合2级以上腹泻/结肠炎,但粪便感染指标可能为阴性。
1. Puzanov I, et al. Managing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 Toxicity Management Working Group. J Immunother Cancer. 2017 Nov 21; 5(1):95.
2. 文中所列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