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强直性脊柱炎
前不久,歌手李宇春公开了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谈到发病时感觉就像整个脊柱石化一样,行动不便,引起大家关注。
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吴华香主任医师,就大家聊聊强直性脊柱炎的那些事。
28岁小伙“老态龙钟”
脊柱石化是什么感觉?
李先生今年28岁,走进诊室的状态是头颈向前伸,腰背僵硬,转身困难。据说身高1米82,但给人的实际感觉却没有那么高,是什么怪病让年纪轻轻的小伙显得“老态龙钟”?
仔细询问病史,李先生20岁左右出现腰部、臀部酸痛,后半夜明显,严重时需要起床活动几分钟再睡,早上起床后症状就缓解,白天无任何不适。再加上学业繁忙,开始并没有重视,23岁时因疼痛加重,去当地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自己上网一查,发现该病是“不治之症”,干脆不治了,疼痛能忍则忍,不能忍就吃止痛药,逐渐发现疼痛向背部和颈部延伸,腰背越来越僵硬,活动幅度越来越小,于是在家人催促下再次来到我的门诊。
化验发现李先生HLA-B27阳性,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全脊柱X片提示胸腰段部分脊柱竹节样改变,盆骨X线片提示骶髂关节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
经过非甾体抗炎药及生物制剂治疗,腰背疼痛完全消失,脊柱和颈部活动度明显增加。当他第三次来门诊时,我确认他的身高在1米8以上,是个帅小伙。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具体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是累及脊柱为主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如葡萄膜炎、肠炎、附着点炎,严重者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隐袭。
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出现腰部僵硬感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
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上非专科医师对疾病认识不足,误诊和漏诊率很高。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强直性脊柱炎平均在起病后2年确诊,最长在起病后10年才诊断,国外情况也类似。
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初期症状是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当腰背痛有以下特征时:40岁前开始出现腰背痛,自己也不清楚哪天开始,是隐匿性起病,晚上睡觉后加重,尤其是凌晨明显,有僵硬感,起床活动后减轻,记住一定要去风湿科就诊;
晚期出现腰背僵硬,活动度逐渐降低。而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下肢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肿胀疼痛,非对称性的,起病相对急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附着点炎症,炎症-骨侵蚀-修复-骨化是基本病理过程。
早期控制炎症,就可以不出现后面的骨侵蚀和骨化,就不会出现脊柱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尽早完成HLA-B27基因检测对诊断很重要,确定诊断需要行骨盆平片、骶髂关节核磁共振或者CT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病情活动。如果亲属中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就更要注意这些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会遗传吗?强直性脊柱炎会遗传吗?患者儿女需要去做基因检查吗?患强直性脊柱炎后能不能生育?... ...
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也是门诊里问得最多的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是由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免疫状态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
HLA-B27是第一个被证实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密切相关的特定分子,两者之间具有强相关性。HLA-B27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是阴性者的300倍。
在中国人群HLA-B27基因阳性率为2%~7%,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为90%-95%,HLA-B27阳性者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约为10-20%。
换句话说,HLA-B27阳性者80%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10%HLA-B27阴性,因此阳性者需要重视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但HLA-B27阳性者不一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阴性者也不一定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更不能认为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因此,有许多HLA-B27阳性者担心把基因遗传给下一代,选择不生育完全没有必要。已经有子女的患者担心子女遗传了疾病,经常来询问是不是需要给子女检测HLA-B27基因。
我认为,在出现症状前没必要检测,因为检测结果阳性也没有干预措施,反而增加心理负担。关注子女有无关节肿痛,有无腰背痛,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更重要。
治疗就是镇痛?不痛就不需要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炎症,缓解腰背关节疼痛和肿胀,阻止病情进展,防止骨赘形成和关节破坏,让患者尽量保持正常生活。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先说药物治疗。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大部分来源于炎症,包括中轴炎症、外周关节炎症、关节周围炎和附着点炎,也有部分和结构改变导致力学改变及骨质疏松有关,所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重点是控制炎症。我们常用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生物制剂。
一提到抗炎镇痛药,有些患者本能抗拒,认为不治病,只是缓解疼痛,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使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通过抑制炎症部位的环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起到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作用。
目前国内外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都推荐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线药物,而且大部分患者都有明显效果。
自从生物制剂应用到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疾病的预后完全改观。生物制剂有起效快、作用强、对胃肠道和肝肾功能副作用小等特点。
我们使用最多的生物制剂是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和白介素-17抑制剂。治疗时间至少3个月,绝大部分患者治疗3个月后疾病活动度可以控制在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3个月后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量或拉长时间间隔,部分患者逐渐停用生物制剂。
使用生物制剂前需要排除肝炎、结核和肿瘤,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随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生物制剂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建议长期减量使用生物制剂,使病情长期处于缓解状态。停药后如果复发,大部分人再次使用生物制剂还会有效。
有些患者以疼痛作为衡量是否需要治疗的指标,这是不可靠的。疼痛确实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情况的一项依据,但并不全面。
因为疼痛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比如炎症发生的部位、不同的生活和骨赘状态、疼痛敏感度等。很多时候你觉得不痛,但疾病仍然在持续进展,说明炎症还在持续,治疗也应该持续。
再说说运动与强直性脊柱炎。
长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有利于维持脊柱和关节的正常形状,保持躯体功能。打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太极拳、瑜伽等多是有益的锻炼方式,具体锻炼时间和强度要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锻炼时不宜过度劳累,有条件的患者可在体疗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脊柱及关节的拉伸运动对改善脊柱僵硬有益,可以做强直操、睡前牵拉操等。
休息时需要保持合适的体位:不宜睡高枕头,不应睡过软的床垫,尽量保持仰卧体位,避免其他容易导致躯体屈曲畸形的体位。
强直性脊柱炎不仅容易导致骨质硬化引起脊柱强直、畸形,还会导致骨量丢失而引起骨质疏松,因此尤其需要警惕骨折风险,小心跌倒。
来源 | 都市快报 俞茜茜
审核 | 陈国忠 方序 吴华香
责编 | 陈丹
百度浏览 来源 : 浙大二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