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基因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3/7/11 17:04:5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没有疾病或未应用药物时,血小板的反应性是非常稳定的。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发现,不同个体的血小板对血小板激动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有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血小板反应性。
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没有疾病或未应用药物时,血小板的反应性是非常稳定的。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发现,不同个体的血小板对血小板激动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有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血小板反应性。在携带功能缺失CYP2C19等位基因的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氯吡格雷的药效及临床疗效降低。近期,美国及欧洲的治疗指南已意识到这些因素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就目前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而言,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与替卡格雷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更优越、更可预测的药效反应,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
版面编辑:白靖
相关搜索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