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脑肠同调”疗法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

热点资讯

2024-07-26      

1696 43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魏玮教授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华润三九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以下简称本项目)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网页截图


铮铮佼佼,“脑肠同调”创新疗法引领功能性胃肠病治疗新篇章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奖项,为北京含金量最高的省部级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表彰为科学技术进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个人和组织,以此激励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鉴于其高标准的评选机制与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角逐竞争激烈,获奖难度大。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凭借其在功能性胃肠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功吸引了多方瞩目。在1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鼎力支持下,本项目研究团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针对功能性胃肠病提出了新的治则治法——“脑肠同调”。该项目不仅阐明了“脑肠同调”疗法的具体疗效机制,还精心构建了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该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提高了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填补了行业空白,获得了国际认可,更展现了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的领先地位。


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并存,脑肠同调策略破解双重困境


罗马Ⅳ指南中明确指出1,功能性胃肠病是脑肠相互作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显示,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往往并存,且互为因果,恶性循环2。 脑-肠轴(BGA)作为神经系统和胃肠消化系统之间双向沟通与作用的系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肠神经系统实现对胃肠道的调节3


脑肠肽是肠道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肽类物质,于BGA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兼具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特性,构成脑-肠交流的物质基础3。它们局部作用于肠道神经并调节其功能,同时能穿越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实现肠道与大脑间的双向通信。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则是脑肠互动的最主要媒介4,通过激素、免疫分子及其代谢产物影响大脑的生理机能。中枢神经系统亦可通过改变肠道内环境而间接影响肠道菌群,或通过免疫神经网络、神经信号分子而对肠道菌群产生直接的影响5


BGA示意图6


从中医的视角来看,脑被视为“元神之府”,主宰生命活动,司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3。而肠道则承担着运化水谷精微、分清泌浊、排泄糟粕的重要功能,这些功能间接但显著地影响着大脑的状态。可见,“脑”与“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沟通,共同维护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为此,研发团队已深入探索BGA这一关键机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脑肠协同”的新治则以治疗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基础研究证明其共性疗效机制为同时作用于脑、肠。这一双向调节策略,为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旨在从根本上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疗效显著,四逆散多靶点调控功能性胃肠病获权威认可


四逆散(999气滞胃痛颗粒/片)是临床常用胃药,其有效性在《伤寒论》等医学古籍中已有记载。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四逆散的机制,能够调控脑肠肽的水平,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胃的排空率及小肠的推进率从而改善大鼠胃肠道功能7,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伤寒论涉及四逆散内容


  • 四逆散可通过多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治疗FD


四逆散中有效成分有效靶点 223 个,主要通过蛋白激酶B1(AKT1)、白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R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 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PI3K-AKT)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8。四逆散通过这些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病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左图:药物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右图:药物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


注: 左图蓝色菱形为作用靶点,不同颜色六边形分别为 4 种中药有效成分,紫色圆形为重合有效成分;右图中绿色箭头为通路,紫色圆形为药物有效成分,蓝色矩形为核心靶点蛋白。


众多临床指南推荐四逆散,且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循证支持


《2022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等多个权威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均对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明确推荐9-16。这不仅肯定了四逆散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也为其在更广泛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专业支持。同时临床证据的积累,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推荐四逆散的相关指南/共识


FD常伴随多系统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一项Meta分析显示四逆散加味中药治疗FD总有效率91%,显著高于西药治疗(OR=3.53)。针对FD合并抑郁症状、上腹痛症状、上腹胀症状,四逆散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西药治疗。


FD各类症状有效率

Meta分析纳入25项RCT研究,共2431例FD患者,治疗组为四逆散为核心,组方可有加减,对照组为单纯西药(主要包括多潘立酮、埃索美拉唑和黛力新等)口服或联合安慰剂,评估总体症状有效率,单一症状改善率等17


FD易反复发作,Meta分析结果显示四逆散等中医为主治疗FD的复发率低于西药治疗组(11.77%±6.46%vs 39.54%±15.63%,P<0.00001)。


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治疗FD的复发率

一项Meta分析,纳入15项RCT或对照研究,共1450例FD患者,评估医药治疗措施(四逆散、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与西药常规治疗(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比利、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等对症治疗)FD的复发率18


气滞胃痛颗粒/片源于四逆散,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指出,相比安慰剂组,气滞胃痛组治疗随访后总有效率更高,达77.7%(P<0.001),且显著改善焦虑评分。


治疗有效率


焦虑评分

与安慰剂组比较, # P<0.01,*P<0.001

一项多中心RCT研究探索气滞胃痛对F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餐后不适综合征亚型的患者,分为99例气滞组和98例安慰剂组。每个患者观察周期经过1周筛选期、4周双盲治疗期和2周随访观察,其中分别在第0周、2周、4周和6周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观察指标包括主要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18

小 结


肠脑共病是现代医学探索的前沿与挑战,也是科研领域的焦点。“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该创新研究成果科学价值的高度肯定,更标志着BGA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与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引领。期待这一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福音,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引领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 Hasler WL. Rome IV-Functional GI Disorders: 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6):1257-1261. doi:10.1053/j.gastro.2016.03.035

2.Black CJ, Drossman DA, Talley NJ, et al.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J]. Lancet,2020,396(10263):1664-1674. DOI:10.1016/S0140-6736(20)32115-2.

3.梁兰琪,黎丽群,胡鑫,等.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4,19(04):619-623.

4.陈启仪, 路聚保, 秦环龙, 等. “胃肠精神病学”的临床意义与干预策略[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 25(9): 771-776. DOI: 10.3760/cma.j.cn441530-20220601-00236.

5.魏玮,刘倩,荣培晶,等.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治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医杂志,2020,61(22):1957-1961.DOI:10.13288/j.11-2166/r.2020.22.009.

6.Mayer EA, Nance K, Chen S. The Gut-Brain Axis. Annu Rev Med. 2022;73:439-453. doi:10.1146/annurev-med-042320-014032

7.严子兴.基于脑肠肽理论研究四逆 散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大鼠的影响 [D].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2

8.王惠临,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世界中医药. 2021,16(10)1507-1513

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2022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消化杂志,2023,43(7):433-446.

10.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指南 [J] .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2) : 83-86.

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2019.

12.唐旭东,王凤云,张声生,等.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13.王垂杰,郝微微,唐旭东,等.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6.

14.李军祥,陈誩,冯五金,等.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 v.26(01):14-22.

1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

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年25卷12期, 889-894页, ISTIC CA, 2018.

17.朱春洋.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6973/d.cnki.gbjzu.2020.000643.

18.Jin‑Song Liu,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Qi-Zhi-Wei-Tong Granules on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redominant Functional Dyspepsia. Chin Med J (Engl). 2018 Jul 5;131(13):1549-1556.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脉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43)

医微客_6060

1个月前

0

医微客_6060

1个月前

0

医微客_6060

1个月前

0

曾云

1个月前

0

????????????????????????????

医微客_6060

1个月前

0

医微客_7938

1个月前

0

中医合璧,洋为中用,好

医微客_6060

1个月前

0

坐看云起时

1个月前

0

Aurevoir

1个月前

0

YuFish

1个月前

0

曙光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火锅配‌啤酒,人生无烦忧‌~但..
  • 42℃的秋天,你在重庆要注意啦!..
  • 93%的儿童肿瘤消失!CAR-T疗法在..
  •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为啥好多..
  • 推荐阅读 更多>>
  • 卫健委明确:基层医生每五年进修..
  • Nature:小型哺乳动物曾经长得更..
  • Nature:中国博后一作,发现安慰..
  • Nature:蔡宇伽团队等首次发现大..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