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2年2月8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据研究者在美国骨外科医师学会2012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接受全关节置换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在术后第一周内最高。
“这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该研究的首席研究者,来自宾夕法尼亚费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骨科的Javad Parvizi教授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采访时说。
既往研究显示接受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升高可持续至术后90天。当前指南对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时机和时间的建议比较模糊,许多临床医生在术后处方抗凝药物长达数周。
“对用药时长并未达成共识,”Dr. Parvizi说,“如果你询问20个人,会得到20个答案。”
抗凝药物会招致出血以及相关移植物周围关节感染的风险,Dr. Parvizi及同事通过更多地观察风险存在的事件,试图确定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比。
在他们对26 415例全关节置换术患者长达90天的随访中,以多排CT和/或通气-灌注扫描确诊了283例肺栓塞患者。
发生肺栓塞者与未发生者相比似乎年龄更高,女性多于男性。对于手术类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构成了肺栓塞病例的最大部分。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24 567例服用华法林达6周,1824例服用阿司匹林,24例使用了肝素。
研究者发现,发生肺栓塞的中位时间为术后2天(1~87天)。
在术后第一个3天内,发生了81%的肺栓塞;而89%的肺栓塞发生在第一周内。
肺栓塞发生的事件因手术不同而不同,再次矫正性关节成形术后发生栓塞事件的时间较首次关节成形术后要晚(P?< .001)。
此外,查尔森指数评分≥3的患者栓塞发生时间较<3的患者要晚(P?< .001)。与之相似,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发生栓塞的时间较无心房颤动患者早(P?< .001)。
Dr. Parvizi说,他们的中心已经着手缩短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时长。“我们从6周减至4周,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缩短至2周,”他说,“有可能进行1周的预防治疗,我们就能够预防术后肺栓塞。”
他解释说,进行更长时间预防治疗的建议已经过时了,因为外科手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患者住院时间通常很长。”他说。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骨科和康复科副教授Marc Umlas博士在评价这项研究时说,其他研究提示延长抗凝疗法超过1周对患者有益,“我认为有大量确切的证据支持这一论点。”
但Dr. Parvizi指出,既往研究已经显示了缩短预防性治疗时长的益处。除了可降低出血风险,较短的疗程可节省花费,并减少患者需要每周1-2次返回医院进行血液化验的不便利。
同时,他也赞同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确定预防性治疗的最佳疗程。他说,这项研究的不足之一在于所有患者均服用了抗凝剂。
AAOS 2012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