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2019 ASCO】张力教授:Durvalumab让不可切除Ⅲ期NSCLC“治愈”可期

临床医学

1970-01-01      

2122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盛大开幕,今年的会议主题为“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众多最新研究进展将在ASCO年会上公布。

作为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治疗领域中的先行者和探路者——PACIFIC研究在本次会议中公布了3年总生存(OS)随访结果。免疫巩固治疗组的中位OS仍未达到,3年OS率达57%。ASCO会议期间,【肿瘤资讯】邀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力教授分享对于PACIFIC研究OS数据更新的看法。

               
张力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名医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C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会(MASCC)委员会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情报交流委员会委员

Ⅲ期NSCLC患者占比大,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存在瓶颈

张力教授:近几年,肺癌治疗领域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临床治疗实践。免疫治疗除了在Ⅳ期NSCLC中的进展之外,在Ⅲ期NSCLC的治疗上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即我们常常听到的PACIFIC研究。中国Ⅳ期NSCLC患者比例大概占到全球患者的50%~60%,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已是Ⅳ期。但其实中国Ⅲ期NSCLC患者的比例也不低,大概占30%左右。Ⅲ期NSCLC主要指N2阳性,即纵隔淋巴结阳性的NSCLC。通常情况下,这部分NSCL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比例较高,另外患者能够进行手术的机会比较小。从治疗现状来看,Ⅲ期NSCLC除少部分患者能够进行手术外,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然而,尽管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标准治疗,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仍然比较差。

ASCO年会发布PACIFIC研究3年随访结果:mOS未达到,3年总生存率57.0%

张力教授:既往对于不可切除Ⅲ期NSCLC,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PACIFIC研究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将治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接受PD-L1抑制剂Durvalumab(IMFINZI,简称“I”药)巩固治疗,第二组接受安慰剂,旨在观察患者接受Durvalumab巩固治疗后,能否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时间(OS)。PACIFIC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中位PFS达到16.8个月,而对照组只有5.6个月。今年ASCO年会公布了PACIFIC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中位OS仍未达到,3年总生存率为57.0%,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结果。对照组的中位OS只有29.1个月,不到3年,也基本反映了当前Ⅲ期不可切除NSCLC治疗的现状。PACIFIC研究证明,通过PD-L1抑制剂Durvalumab的巩固治疗,有望大幅度提高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整体生存率。

Durvalumab已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好治疗选择

张力教授:目前国内已有多个PD-1/PD-L1抑制剂上市,但从既往的临床研究结果中我们看到,不同PD-1/PD-L1抑制剂之间的疗效是有差异的。基于PACIFIC研究的结果,Durvalumab是当前唯一一个被证明在不可切除Ⅲ期NSCLC中取得阳性结果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没有临床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尚无法判断其他PD-1/PD-L1抑制剂是否能够在Ⅲ期不可切除NSCLC中也同样有效,包括已经在Ⅳ期肺癌中取得阳性结果的PD-1/PD-L1抑制剂,未来其他的PD-1/PD-L1抑制剂能否获得阳性结果,还有待临床试验结果来证实。目前Durvalumab已经在美国、欧洲等44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因此我个人认为,未来Durvalumab在中国的上市,将为中国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因为有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

期待免疫治疗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张力教授:在肺癌的治疗中,目前免疫治疗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从当前对于免疫治疗机制的理解来看,越早期的患者其自身免疫功能越好,那么采用免疫治疗的疗效也应该越好。所以或许免疫治疗在更为早期的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会非常有希望。目前国内外开发的PD-1/PD-L1抑制剂也在进行相应的临床试验,包括新辅助治疗、Ⅲ期NSCLC的治疗等。如同PACIFIC研究在不可切除Ⅲ期NSCLC中3年OS率达到57%,我们期望能有更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到较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这样可能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甚至是根治性的疗效,也就是说我们不单只是治疗肺癌,而且是非常有希望让肺癌能够治愈,从这方面讲,免疫治疗在肺癌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延伸阅读:关于PACIFIC研究

PACIFIC研究是一项针对不可切除Ⅲ期(局部晚期)NSCLC,在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予以PD-L1抑制剂Durvalumab巩固治疗对比安慰剂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PACIFIC研究于2017年在ESMO大会上首次公布,后续先后2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

结果显示,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PF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中位PFS 16.8个月 vs 5.6个月,HR=0.52,P<0.001),后续更新的数据显示,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中位PFS达到17.2个月。此外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疾病缓解持续时间、发生远处转移或死亡的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2018年2月美国FDA批准Durvalumab用于不可切除Ⅲ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2018年公布的生存数据显示,和安慰剂对照组相比,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具有更优的2年OS率(66.3% vs 55.6%,HR=0.68,99.7%CI 0.47~0.997,P=0.0025),发生远处转移或死亡的时间(中位28.3个月 vs 16.2个月,HR=0.53,95%CI ,0.41~0.68)。

今年ASCO年会上,PACIFIC研究更新了3年随访结果,截止2019年1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3.3个月,Durvalumab组的中位OS仍未达到(95%CI,38.4个月vs NR),安慰剂组为29.1个月(95%CI,22.1个月vs 35.1个月),与之前的报道一致,Durvalumab组具有总生存的优势(HR=0.69,95%CI,0.55~0.86)。Durvalumab组和安慰剂组的3年OS率分别为57.0%和43.5%。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2019 ASCO直击】江泽飞教授专..
  • 【2019 ASCO速递】每日新闻一Day..
  • 【2019 ASCO 直击】郭军教授:国..
  • 【2019 ASCO 直击】Luis G.Paz-A..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