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全球肿瘤学者期待已久的年度肿瘤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芝加哥召开。今年的主题为“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本次ASCO年会上将迎来多项肿瘤领域的重磅研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的重要研究RESONATE研究最终分析显示,长期伊布替尼治疗获益且耐受性良好。
背景
作为首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ibr)是重新定义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模式。本次报告了3期RESONATE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该研究纳入了复发/难治性(R/R)CLL/SLL患者,采用ibr对比Ofatumumab(ofa)治疗,现已随访最长达6年。
方法
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每日口服ibr 420 mg直至疾病进展(PD);一组为静脉滴注ofa 达24周,评估长期疗效。
结果
在391例患者中,接受ibr治疗患者195例,ofa治疗患者196例,两组分别有86%和79%的患者属于基因组高危人群(del[17p]、del[11q]、TP53突变和/或未突变的IGHV)。最终分析时ibr组中位随访64 个月(0.3~72),68%ofa组患者交叉至ibr组。ibr与Ofa相比,无进展生存(PFS)持续获益显著,中位PFS分别为44.1个月和8.1个月(HR 0.15;95%CI 0.11~0.20;P<0.0001),所有基线亚组结果一致,基因组高危患者ibr和ofa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44.1个月和8.0个月(HR 0.11;95%CI 0.08~0.15),ibr组患者的ORR为88%(CR/CRi为11%)。截至交叉治疗时,初始ibr治疗患者的OS更优(HR 0.64;95%CI 0.42~0.98),ibr中位持续时间为41个月(0.2~71),接受ibr治疗中41%的患者治疗长达4年。Ibr组的不良事件AE与以往报道一致,长期ibr治疗中,所有级别(3级)高血压和房颤发生率分别为21%(9%)和12%(6%),大出血发生率为10%,研究关闭前ibr停用(DC)的最常见原因是PD(37%)和AEs(16%),因AEs引起的DC在0~1年、1~2年、2~3年、3~4年、4~5年和5~6年时分别为6%、3%、4%、4%、6%和4%。
结论
经过长达6年随访,延长ibr治疗显示对R/R CLL有持续的疗效,其中包括具有高风险基因组特征的患者;同时,安全性可接受,较低的AEs 导致的DC率,长期治疗未见新发安全性事件。这些结果证实了R/R CLL持续ibr治疗的获益和良好耐受性。
http://abstracts.asco.org/239/AbstView_239_249511.html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