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盼望着,盼望着,作为国际上在淋巴瘤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十几年的重磅产品,由TEVA公司开发、优锐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推广的苯达莫司汀(存达,Treanda)终于在中国获批并将于5月26日在郑州举办上市会。作为淋巴瘤治疗的重要药物,中国的淋巴瘤医生对苯达莫司汀早已熟知,无奈过往一直处于无药可用的状态,存达的获批上市无疑将为国内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带来重大福音。上市会将邀请众多淋巴瘤领域大咖,为大家解读苯达莫司汀(存达)的关键临床试验和指南推荐,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肿瘤资讯】将对上市会做全程直播,欢迎大家在线收看!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具有独特的嘌呤样苯并咪唑核心结构。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具有高效能,且与其他烷化剂的交叉耐药性较低。美国 FDA及欧洲EMA均已批准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十年的使用经验,并被NCCN指南、ESMO指南和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推荐作为多种亚型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
国际临床研究
多项研究表明苯达莫司汀对于惰性淋巴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2014年血液学顶级杂志Blood发表了BRIGHT研究的结果,2019年《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又发布了BRIGHT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该研究共入组447例患者,旨在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与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VP方案)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或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达到主要终点:BR方案组有31%患者达到CR,5年PFS率达65.5%,而对照组为55.8%(P=0.0025);安全性无明显差别。研究提示苯达莫司汀可作为惰性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图1 各治疗组的PFS分析
图2 至首次接受新治疗方案的时间(TTNT)
另外一项德国研究组的StiL研究中BR方案患者的CR率达40%,显示了苯达莫司汀的疗效优势,且StiL研究中R-CHOP方案组患者的感染率也明显高于BR方案组。
亚洲患者临床研究
苯达莫司汀在亚洲患者中也体现了很好的疗效。3076研究旨在评估盐酸苯达莫司汀对利妥昔单抗耐药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iN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项开放研究,纳入了102例既往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中或治疗后进展的惰性淋巴瘤患者。结果显示中位PFS时间达16.5个月,有效率达73%,总体安全性良好,毒副反应可控。基于此项研究,苯达莫司汀(存达)获批了在中国的适应证。
图3 耐药后苯达莫司汀治疗反应持续时间
对于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苯达莫司汀是一类疗效佳、副反应可控的烷化剂,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同样是非常好的治疗选择。存达的上市填补了国内苯达莫司汀药物的空白,为中国的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