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德国的研究人员反驳了低胆固醇血症使心力衰竭预后恶化的观点,他们说,胆固醇水平较低与特发性心肌病患者的预后不良只有弱的相关性。
来自德国Philipps大学的Michael Christ及其研究组指出:“观察性研究显示,较低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不良。”
他们解释说:“富含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以与细菌内毒素结合,并使之去毒,这提示胆固醇水平较低可能因为脂蛋白未能抑制内毒素的作用从而对患者有害。”然而,对这种内毒素-脂蛋白假说的研究还局限于小规模的试验,入选的常常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而该疾病本身就是由炎症引起。
在目前的这项研究中,Christ等入选了422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这是“纯粹”的心力衰竭模型。在超过42个月的随访中,20.3%的患者达到了死亡或心脏移植的复合终点。
在单变量分析中,达到这一终点的危险可通过以下因素得到明显预测,即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升高。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I的水平是较弱的、没有明显意义的危险预测因素。
作者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报告说,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仍然是危险的预测因素。令人感兴趣的是,循环中的sCD14(表明有内毒素存在)水平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的、明显的相关性。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作者总结说:“这些小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并不反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