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受体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AT1 Receptor Roles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Outlined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5/11/7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临床专家已经阐述了在高胆固醇血症中血细胞和内皮细胞壁上的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a-R)在血小板/内皮粘附中的相对作用。
既往临床前研究已经说明了AT1a-R在动脉硬化症的炎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为了确定这一受体亚型在高胆固醇血症的典型微血管改变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给正常的小鼠饲以高胆固醇饮食2周。血管壁上表达AT1a-R、但血细胞没有表达AT1a-R的小鼠,完全缺乏AT1a-R受体的小鼠被饲以正常饮食或高胆固醇饮食相同的时间。
作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症和血管生物学》(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杂志上报告说,尽管所有组动物的血管剪切率相似,但与饲以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所有饲以高脂肪饮食的小鼠的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能力明显较强,即两组被粘附的白细胞数分别是250细胞/mm2和2000细胞/mm2,被粘附的血小板数分别是50细胞/mm2和500细胞/mm2。
值得注意的是,只在内皮细胞上表达AT1a-R、并饲以高脂饮食的小鼠,其白细胞粘附率明显降低至600细胞/mm2,但血小板粘附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约400细胞/mm2。
在完全缺乏AT1a-R受体的小鼠中,高脂饮食既没有明显改变白细胞粘附,也没有明显改变血小板粘附,其粘附水平与那些野生型动物相似,分别为250和125细胞/mm2。
以Thomas Petnehazy(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为首的研究人员评论说:“这些数据提示,高脂血症所引起的血小板-血管壁粘附是由AT1a-R结合到内皮细胞所介导,而不是由AT1a-R结合到血小板所介导,但是白细胞聚积是由与血细胞相关的AT1a-R所介导。”
因此,他们总结说,对于血栓性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AT1a-R的细胞特异性靶位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治疗策略。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AT1受体血管内皮功能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