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2016年,中国约有13万人死于自杀,约占全球自杀人口的六分之一。既往在中国的研究报告发现,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自杀分布存在重大差异,包括女性和农村地区的自杀发生率更高。然而,近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自杀流行病学向许多高收入国家(包括男性风险较高的国家)的分布转变,但这些报告受到样本量较小和选定样本的限制。
为了评估中国自杀人口的近期分布和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区(包含5个城市和5个农村)的512715例人口(41%为男性,平均年龄52岁)进行前瞻性研究。这10个地区在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疾病流行模式上都存在差异。研究人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获得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身体和精神健康因素的数据,并对个体进行长达10年的随访。本研究通过使用ICD-10代码与当地死亡登记处联系,确定自杀和可能自杀死亡的个体。在敏感性分析中,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自杀和可能自杀的风险比(HRs)。
图1.社会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自杀风险比率
图2.按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列出的自杀风险比率
总而言之,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生活方式、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压力等。高危人群为农村地区的老年男性和精神障碍患者。因此,解决自杀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比如针对农村地区的老年男性等高危群体,以及改善公共精神卫生服务,可以作为中国自杀预防策略的一部分。
首先,研究结果证实了精神障碍与自杀风险最高相关。然而,总体而言,我国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低于高收入国家报告的发生风险。例如,本研究估计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无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11倍,而在瑞典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相同诊断组报告的自杀风险是无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20倍。
在中国,由于病耻感导致的精神障碍诊断不足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此,应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并完善精神障碍的评估和治疗策略。
其次,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自杀风险升高中度相关。这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一致。睡眠问题非常普遍,影响10%-40%的一般人群,与此一致,本研究报告的一般人群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该组患者自杀风险增加表明,对持续性睡眠问题个体的自杀风险进行临床评估可能有助于中国的自杀预防。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农村地区的自杀率较高,这与中国既往研究一致。较高的自杀率可能是由于自杀未遂后有效干预措施的可得性较低,以及更容易获得危险农药等致死性自杀手段。这些发现表明,在全国自杀预防工作中,可对农村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
[1]Yu R,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risk among Chinese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individuals. PLoS Med. 2021 Mar 11;18(3):e1003545.
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具体内容以文献原文为准
百度浏览 来源 : MedRunner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