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临床研究

2022-03-16      

2564 1

从一张科学界著名的合影来谈起:

图源quora。科学界著名的一张合影,在这张照片里,几乎都是男性科学家,而只有一位女科学家,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并且她获得过2次诺贝尔奖。


根据教科文组织2021年6月发布的科学报告中指出,尽管从事科学工作的女性人数有所增加,但增速仍然缓慢:全世界科研人员中女性占比仅33%,只有4%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发给了女性。

图源Leibniz Institut für neue Materialien


总体来看,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人数确实少于男性。不过,不同领域,女性科学家的比例并不同,很多理工学院里,女教授数量很少,但是有一些专业方向,女性科学家更多,而且做得也不错。


先说一个我身边同学的真实情况:

本硕博都是名校,博士期间谈了一个对象,但是对象是师兄,比她早 1 年毕业,随后入博士后站继续深造,想要在这个阶段结婚生子,但是同学因为还没有到达到毕业要求,结婚可以,生孩子就不可能了,于是男方以等不起为由提出了分手,一年后宣布结婚,当时新娘已经有孕在身。同学这边分手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在家人介绍下和已经参加工作的男孩子谈起恋爱,但是最后同学以学历不匹配,没有共同话题为由提出了分手。不幸的是,前男友已经抱着孩子去春游的时候,她却被导师以不满足毕业条件为由,建议延毕一年。


延毕一年也没有结果,这一年里她每天奔波实验室,但是实验没有更好的进展,文章发不出去。一年后,她还是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又要延毕。这时候,前男友已经出站,准备二胎了。但是前男友因为博士后期间文章发表只有草草2篇,没有优秀的科研机构平台愿意接纳他,最后只能考虑去私企、考公或降低要求进入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平台。


她后悔,当时结婚生子就好了,也许自己现在也是有娃有家的人生赢家。结果很快自己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不生孩子都毕不了业,要是怀孕生子,连毕业证都拿不到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千千万万女性科研工作者身上。


图源heart


女科学家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时间成本

绝大多数科研机构对于应聘者的基本要求是获得最高学历:博士学历。一些机构要求有博士后经历或出国交流学习经历。


“毕业生延期现象普遍。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直博生平均在读5.5 年,已超过规定年限,延期的博士生超过半数。”在正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罗永章说了一句大实话。


但是不少高校的博士要达到毕业要求,都已经就读了6年、7年,甚至快要被学校清退。这个时候,在读博士的心态已经崩了:

同龄人已经结婚生子事业有成;

同时入学的同学也完成毕业要求,准备择业;

家里人在催找工作早点结婚,不要继续停留在校园生活里;

别人结伴旅游,积极社交的时候,自己还在看哪家外卖便宜;

情侣也开始着急要讨论结婚生子的问题,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


在不考虑延毕、博后做两站或三站(每站1-2年)的情况下,博士毕业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接近30岁,做完博后可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不同地区延毕率比较,超过65%的博士毕业困难。图源:中国教育

硕博预计毕业与实际毕业人数对比。图源中国教育

生育成本

很多参加工作以后结婚生育的打工人后悔,应该在硕士博士期间生孩子,因为成本最低,等到参加工作以后,孩子已经不用操很多心了。


但是穷学生生孩子要面临很多风险,尤其是女性。


男性科研工作者能够承担时间成本,晚一两年结婚也没关系,生孩子也主要是女方经历妊娠孕育过程,家里父母也会帮衬一下经济支出,还是有更多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去争取发表更多文章。


但是女性科研工作者在时间流逝下,要承担的风险更多:高学历的女性想要找到优秀的、各个方面匹配的伴侣 并不容易,如果对方难以等待女方毕业,尤其是出现延毕的情况,就会导致感情变故。如果家人能够一直能够有点帮衬,能顺利结婚生子,也会因为生育和照顾新生儿耽误一段时间学业,如果毕业前没有生育,毕业后再结婚生子,也已经步入高龄产妇阶段。


研究生在校期间怀孕生子最长可获得的休息年限是一年,否则就会失去学籍。不要觉得在校生孩子比工作时怀孕生子的产假长得多,这个阶段生子面临的风险是失去学业。


图源You are Mom


高校研究生生孩子,主要分为“入学前怀孕生子哺乳”和“在校期间怀孕生子哺乳”两种:


1)“入学前怀孕生子”:入学前,学生若因怀孕生产+哺乳期的总休养时长超过一学期教学时长的规定时间(各高校规定略有差异,大多是三分之一),可提出保留入学资格的申请,为期一年。期满需提交入学申请,审核后可获得学籍入学;超期将视为自动放弃。


2)“在校期间怀孕生子”:在校期间,若因上述原因需要休养的时长超过高校规定时间,可申请休学,休学时长为一学期。期满可以延长,但总时长(总在校时间+休学时间)不可超过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超期则视为放弃学籍。


图源college mom


所以,高校中大龄高学历女性的单身比例较高,婚育率很低。高学历的女性可能只有精力生育一个宝宝,实在没有精力承担第二个宝宝的照顾。


有些导师不愿意招有生育孩子意愿的女学生,因为学生去生孩子了,毕业压力就转嫁到导师头上了:快想办法让这个在家照顾孩子,三天两头带孩子去医院,实验室找不见人的新手妈妈毕业!


时间一直飞奔向前,而学业却慢慢吞吞,年华就这样流逝,自己却依然困顿在延毕和贫困线,这是很多博士的处境。


专业方向

有一些专业,就是要东奔西走收集样本,或者熬夜加班加点开反应,或者不断试错试错碰运气。比如一些环境专业,勘探专业,法医,就要东奔西走;化学化工、制药专业就经常接触有毒试剂,熬夜开反应;还有很多计算化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向,会经常因为细节而出现错误结果。


尽管这些专业里都有女性佼佼者,但是很多女孩子会在身体素质上吃亏:翻山越岭、扛着机器、接触有毒化学制剂,都吃不消。


如果是进入教学岗位,或者只是做一些行政工作,倒是不会太辛苦,可是上升空间也受限了。


女性科学家的力量

优秀的人走在哪里都是优秀的。


17岁上北大,28岁成博导的黄芊芊,目前是北大微纳电子学系的博士生导师,是最年轻的博导之一。2017年成为"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自设立以来,黄芊芊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微电子领域的青年学者。



2022年度第24届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来自中国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胡海岚教授(左上)荣获殊荣。胡教授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2022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名单公布,计算机科学领域 6 名华人学者当选,其中 4 人为女性科学家,她们分别是:陈丹琦、方飞、李博与宋舒然。目前四人均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研工作,曾在多个面向青年研究者的奖项与活动中脱颖而出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知乎 倩Sur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1)

yyy8422

2022-03-26 11:23

1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离年轻人最近的癌症,是它..
  • 中国防疫政策两年来首次出现调整..
  • 如何应对疫情焦虑?这里有一份对..
  • mRNA疫苗安全性受质疑?FDA数据..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