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癌症发病密度和发病率有何不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李力人教授深度解读「最新版中国癌症报告」

医学科普

2022-04-19      

2097 0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2016年)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相较于上一年的癌症数据,本次癌症数据覆盖面更广,累积覆盖人群达到3.8亿人(2015年覆盖人群为3亿人),更为详细地汇总了中国2016年的癌症发病及死亡数据。


图源:JNCC官网

 

接下来,我们邀请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行政副主任 李力人教授跟我们详细解读中国最新的癌情。


2016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


根据中国最新癌症数据,2016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为406.4万,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41.4万。和2015年相比,中国癌症发病率进一步上升。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计算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通过2016年登记处观察到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数除以登记处覆盖的人群计算得出,这也是目前报道中比较常用的计算癌症发病率的方式。


采用这一公式计算,从2015年到2016年,中国的癌症总体发病率从186.39/10万人上升到186.46/10万人。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2016年赫捷院士团队首次发现中国癌症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中国的癌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2015年的105.84/10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105.19/10万人。



图表数据源:《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其中,对于总体死亡率下降贡献比较大的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肺癌。


然而,有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的癌症值得警惕,那就是结直肠癌。和2015年相比,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上升,癌症新发病例数已经攀升至第二位,同时癌症死亡病例数攀升至第四位。


结直肠癌发病率自21世纪开始便不断上升


2016年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人数达到40.8万,死亡病例人数达到19.4万。与其他癌症相比,自2000年开始,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都在不断上升。与死亡率下降的癌种相比,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仍旧居高不下。



图表:2000年至2016年不同性别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癌症发病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国癌症数据,在2000-2016年期间,女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每年增加2.3%,同时2016年中国癌症新发和死亡的总体新病例数也高于往年。这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和就医条件的改善,使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


由于致癌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叠加,癌症的发病风险也会不断增加。这在中国的癌症数据中得到了证实: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80~84岁以及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了峰值。


图表:2016年中国按性别分列的年龄别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除了发病率之外,还需要注意累积发病率的概念。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人一生中患癌的风险会超过30%这样的说法,这其实是累积发病风险的概念。简单来说,随着年龄增加,细胞突变不断累积,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外在致癌因素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时期癌症发病风险不断升高。如果在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候人群数量不变,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累积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累计发病率


累积发病率计算公式:累积发病率=同期新发病例数/某一期间全部监测人群总数×100% 


举例说明:若随访队列350人,发生事件19人,累积发病率:(19/350)×100% = 5.43%


正因如此,每个年龄段的癌症新发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罹患癌症种类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各年龄段癌症发病死亡不同,60岁以上好发肺癌、结直肠癌


考虑到年龄对于发病和死亡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各年龄段癌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对于男性而言,45岁以上人群最容易患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


对于女性来说,15~59岁最容易罹患的癌症是乳腺癌,60岁以上最常见的癌症为肺癌,排在第二位的是结直肠癌。


图表:按照年龄和性别估算的2016年中国各癌症新发癌症病例和5种主要癌症病例数

 

考虑到目前中国很多癌症患者一旦确诊就是晚期的情况,而且癌症的进展时间不同,通过现发晚期病例的时间推测早期发病率的方法存在一定的数据误差,我们还可以通过发病密度来反映疾病的发生情况。


在前面提到随访时间越长癌症的发病风险就会越高,发病密度就提出了“人时”的概念,人时是观察人数乘以随访单位时间,这样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就把随访时间纳入到分析中,能够准确地测量患者单位时间(每月)内发生影响生存结局事件的频率。


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计算公式:发病密度=同期新发病例数/某一期间随访患者的人天(或月、年)数×1000‰


举例说明:例如350例患者中有10人随访4个月,50人随访6个月,80人随访10个月,120人随访15个月,70人住院20个月,20人住院30个月。


那么,该随访队列患者的人天数为:(10×4)+(50×6)+(80×10)+(120×15)+(70×20)+(20 ×30)=4940


发病密度为:(19/4940)×1000‰=3.85‰


不同的计算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癌症的发病情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癌症发病人数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超过40%的癌症发生。


肺癌、结直肠癌高发,日常生活中这5点值得警惕


在本次研究中,赫捷院士团队提到了癌症高发的几个原因,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吸烟。估计中国有3.5亿吸烟者和7.4亿被动吸烟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吸二手烟)。吸烟导致了中国大约20%的癌症死亡人数。西方国家已经通过研究证实戒烟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症发病率,在这一点上中国也应该积极跟进。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发现农村地区非吸烟女性人群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这可能和室内烹饪以及空气污染有关。建议女性在做菜的时候打开抽油烟机或者开窗通风。


另外,和全球癌症发病率均趋一致升高的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2004年至2018年,中国的肥胖人口比例从3.1%上升到8.1%。美国发布的大型研究数据报告显示肥胖和包括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癌症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升高有关,因此建议大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体育锻炼来减重。研究人员表示,健康的生活、饮食和运动模式可以降低达40%的癌症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此外,乙肝病毒疫苗等疫苗的接种以及癌症早筛技术的普及也有效地降低了癌症死亡率。内镜筛查已被证明是降低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方法;对于结直肠癌来说,通过内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以及新兴的基因检测技术(比如甲基化检测)等可以早期发现癌症并进行干预治疗,进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


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研究中提到,我国癌症死亡率降低的事实表明政府正在进行的癌症防控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癌症监测点的增加,我们将获得更全面、更细致的癌症数据;同时癌症预防干预、早筛普及以及治疗技术的改良将使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本文作者:李力人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行政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世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学生因抵制校园封闭管理和核酸检..
  • 医微客文献互助活动震撼来袭~..
  • 经历8轮审稿,我终于发了40多分..
  • 重磅!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