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2日,以色列、瑞士和奥地利近两天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此轮报告确诊病例的国家已增至15个。
随着监测的扩大,世卫组织预计,未来有可能在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猴痘病毒将进一步传播。
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多国相继报告发现猴痘确诊病例
以色列卫生部21日发表声明,该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患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日前从西欧返回以色列。该男子在与国外的猴痘患者接触后,出现症状就医,并被确诊。
荷兰卫生大臣21日表示,荷兰已发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21日,德国首都柏林出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柏林卫生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密切接触者并对病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确定其是病程温和的西非病毒株还是会导致重症的中非变异株。
截至当地时间21日,在安达卢西亚大区报告5例疑似猴痘感染病例后,西班牙共计已有7个大区报告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其中马德里大区的一家桑拿房和加纳利大区的一次聚集活动被视为猴痘感染病例的暴发源头。
世卫组织: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通常,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
猴痘病毒可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有病动物的伤口、体液或呼吸飞沫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其症状与天花相似,包括发烧、头疼、疲劳、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胀,并常会随之出现皮疹。
专家提醒:我国要守住国门,严防输入
世卫组织公报信息显示,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也可能为5至21天。
多位专家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面对全球多国出现散发猴痘,我国一定要守住“国门”,外防输入很关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沈军表示,近期应禁止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动物(包括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入境,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交通工具、人员和货物的检疫。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发文认为,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疫情,特别关注的是病毒有没有改变传播途径。该文认为,在我国虽然还从未有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但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将持续存在,随着欧美出现疫情,我国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美媒:美政府已订购数百万剂猴痘疫苗
海外网5月21日电 在美国报告今年首个人感染猴痘病例后,美媒《新闻周刊》19日报道称,美国卫生部门已经订购了价值1.19亿美元的数百万剂猴痘疫苗。
18日,丹麦疫苗公司巴伐利亚北欧(Bavarian Nordic)发表声明称,该公司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BARDA)签署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
按照合同,该公司将把根据与美方先前合同已经生产的疫苗,转化为冻干疫苗,从而延长其保质期。声明还提到,美政府与这家公司的合同总额为2.99亿美元,将提供1300万剂冻干猴痘疫苗,首批疫苗预计明年(2023年)交付。
另据“今日俄罗斯”20日报道,除了疫苗,美国国防部上个星期还与制药公司签署了750万美元的合同,以采购一种针对猴痘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美国2003年暴发猴痘疫情,数十人被传染,感染源可追溯至来自非洲国家加纳的宠物交易。2021年,得克萨斯州和马里兰州各报告一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患者先前均到访过尼日利亚。
来源:海外网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