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为什么肝脏能“永葆青春”?科学家揭示它不老的秘密!

医学科普

2022-06-08      

1005 0

人体最年轻的器官是什么?你可能想不到是肝脏。近日一项新研究测定,不管人到了多大年龄,肝始终只有3岁。

为什么肝脏能“永葆青春”?

人一生中肝脏始终只有3岁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细胞(Cell)》子刊《细胞系统(Cell Systems)》的研究显示,无论人的年龄多大,肝脏的平均年龄均不到3岁,生命衰老并不会影响肝脏细胞的更新。

该研究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再生治疗中心完成,参与该研究的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临床学家团队,通过分析多名死于20岁~84岁人群的肝脏后证实,无论处于多大年龄,这些人的肝细胞年龄几乎相同,均为3岁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肝脏质量对身体的需求是通过不断更替肝细胞来调节的,即使在老年时期也维持着这一过程,这对肝脏再生和癌症形成等方面都十分重要。

肝细胞更新,保证人体6大功能

正因为肝脏细胞具有更新、修复、再生的能力,才能持续与有毒物质打交道。同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肝移植可以只用捐献者一部分肝脏的原因。

强大的肝脏通常要保证人体6大功能运作:

制造和分泌胆汁

肝脏将每天衰老的红细胞里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转变成胆红素,并分泌到胆汁中。

每日约有600~1000毫升胆汁从肝脏持续分泌出来,由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一旦胆红素不能在肝脏正常产生和排出,就会堆积在血液里,出现黄疸。

代谢功能

人类每天吃进大量食物,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必须先到肝脏进行化学处理,变成人体需要的养分,再供生命活动所需。

解毒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能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这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不管是食物、药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毒性”,一旦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后果不堪设想。

吞噬或免疫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防御系统,通过吞噬、隔离、消除入侵和内生的种种致病原,从而保障健康。任何免疫能力的维持与提高,都必须靠正常的肝脏功能。

凝血功能

如果人们刮胡子或切菜时不慎弄伤皮肤,肝脏就会制造凝血因子,使伤口停止流血。肝脏是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

调节血液循环量

正常时,肝内静脉窦可贮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机体失血时,从肝内静脉窦排出较多血液,以补偿周围循环血量的不足。

这些习惯正在给肝脏减寿

肝脏虽然可以“永葆青春”,但如果反复遭受以下损伤,能量就会耗竭,提前累垮,最终引发多种疾病。

过度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

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每天饮用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毫升)就会伤肝。

乱吃药

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物等。

睡眠不足

熬夜最容易导致肝病,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抑郁爱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因为肝有升发透泄功能,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怒则气机郁滞不通,不通则百病始生。

临床上,头痛、眩晕、耳鸣、烦躁、失眠、精神恍惚等症状屡见。大怒还会直接损害肝实质,破坏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暴饮暴食

吃东西过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增加。

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出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偏爱油炸食品

研究发现,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

吸烟

当烟草中的自由基过多地进入人体,超过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时,可导致肝内组织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引起氧化应激发生,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引起组织损伤、坏死、细胞增殖,甚至纤维化、癌变。

要想养好肝,让它拥有可持续修复能力,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 减肥降脂:有脂肪肝的肥胖人群要注意调整饮食,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坚持半小时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 不要大量服用保肝药:保肝药对疾病只有辅助治疗作用,治标不治本,且只要是药物,吃多都会加重肝脏负担。

  • 吃动物肝脏要适量:为了“补”肝,一些人会选择多吃动物肝脏,但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还可能含有毒素。肝病患者本就有肝损伤,如吃动物肝脏过多,不能护肝反而伤肝。

    建议日常饮食要控制肉食摄入,多吃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食物,如花菜、西红柿、黄瓜、苦瓜、胡萝卜等。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推医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我院心内..
  • 福建男子总听到嘶嘶声,然后耳聋..
  • 【热门文献】人工智能在非小细胞..
  • 糖尿病人夏季饮食指导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