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疗政策

138个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革,这个省这么干!

医疗政策

2022-08-04      

1517 0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我省医共体建设和改革情况,7月2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革

贵州是怎么干的?成果如何?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 龚仲明介绍相关情况

目前,我省已有81个县(市、区)实施医共体建设试点,其中35个县纳入国家级试点,遵义、铜仁等两个地区为全省医共体建设整体推进市(州)。共建设医共体138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40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个。相关措施及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抓好政策设计,推动医共体建设纵深发展

2017年,我省制定印发了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我省印发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通知,医共体建设全面铺开。2021年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疗保障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印发了推进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纵深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我们又继续将医共体建设作为基层医改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实施卫生健康水平整体提升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二、突出机制建设,推动医共体内涵不断深化

一是优化重组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围绕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落实县级党委政府医共体建设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组建1-3个以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同时,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支持中医院牵头建设医共体。

二是改革县域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医共体由牵头医院院长负总责,建立由牵头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县域医共体在日常运行、人员管理和岗位设置、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自主权。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化管理,医共体内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

三是建立医共体内外利益均衡共享机制。以强化基层为重点,统筹协调推进人事、薪酬、医保支付、医药联动等改革,医保基金按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四是强化医共体建设考核评价。由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医共体建设紧密与否,从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4个维度开展评判,从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和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4个方面开展绩效监测。

三、围绕群众受益,推动医共体运行平稳有效

一是医共体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所有试点县均出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党委、政府牵头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责权利关系更加清晰。

二是基层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紧盯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开展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1年我省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数量124所,较去年同期增加169%。医共体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总量达到82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三是有序就医格局逐渐形成。2021年全省医共体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44.2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93%。县域内就诊率持续保持在90%,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56.96%,较去年同期增加0.86%。县域患者逐年回流,就医格局逐渐好转。

遵义市是贵州医共体建设整体推进市,率先开展了医共体建设。请介绍一下遵义市推进医共体建设相关情况?

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勇介绍相关情况

2019年,遵义市12个县(市)全部纳入国家级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作为贵州医共体建设整体推进市。一直以来,遵义坚持市级统筹、县级主导、机制创新,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

第一,坚持市级统筹,整体谋划推进。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权责清单、责任清单和评价指标体系清单“三张清单”,统一规划了改革路径,指导各县(市、区)统筹布局县域医疗资源,分片区设置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的服务内涵进行建设,作为向上联接县级牵头医院、向下辐射带动片区卫生院的中心枢纽,构建起医共体建设新模式。

第二,坚持县级主导,因地制宜推进。紧扣梯次带动、夯基提质的改革主线,各县(市)结合实际组建了1-2个医共体,县级制定了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医共体三方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三方管理责任,组建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逐步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推进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基本构建起了权责清晰的管理运行机制。

第三,坚持机制创新,有力有序推进。改革编制管理制度,推进医共体内人员编制或人员控制数统筹使用管理、人员统一招聘流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探索推进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与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付费改革的有效衔接机制,实行“统一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机制;多渠道探索医共体内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管理人才、紧缺专业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医共体内“下得去、上得来”;完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以在岗村医缴纳养老保险、村卫生室优化结构布局、新进乡村医生纳入编制内管理、药品供应保障等“四大保障政策”为支撑,全面扎紧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我们知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由县级医疗机构牵头实施,请介绍一下县级医院是如何发挥医共体建设主体作用的?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杨惠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了要推动县级医院提质达标,国家卫健委创新提出实施“千县工程”项目,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及《医疗救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七个行动方案,都对县人民医院今后一段时期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

目前,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贵州省“十四五”县医院能力提升暨“千县工程”建设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县医院将实施分类定标、分类施策、分类管理,通过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医院党建和运营管理、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帮扶五大方面措施18项工作内容,全面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推动县医院高质量发展。将支持每家县医院建设5个临床专科,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发挥好县医院的医疗服务带动作用。将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依托县医院建设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进一步推动县域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好县医院的医共体龙头作用。

长顺县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省级重点推进县,近年来也打出了自己独特的名片。请介绍一下长顺县在医共体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雄介绍相关情况

长顺县从2019年开始组建医共体以来,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推动医共体建设。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重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我们将县级三家医院组建成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整合3家医院内设科室和优质资源,并将全县7家中心乡镇卫生院纳入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管理,构建“1+7+10+64”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村运行管理一体化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合理界定政府医院职责。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五个不变”,强化党政办医责任,坚持“六个统一”,强化医共体管理运营,构建“命运、责任、服务、发展、利益共同”的医疗卫生共同体。

三是改革人事薪酬,激发医务人员内生动力。通过建立“以岗定酬”的人事薪酬制度,对医共体内原有编制人员身份进行统一封存,所有人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打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对职工人事档案工资统一封存,采取岗位工资制和绩效考核制,实现编内编外同管理、同考核、同绩效的管理模式。

四是坚持三医联动,回归公立医院公益属性。深化医药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瓶颈。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推行药品统一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深化医疗改革,构建“以技养医”机制。

五是优化看病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所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共享,推行“诊间支付、科间结算、一次付费”看病流程,推行“就近就诊、远程确诊、流动服务、资源下沉、分级诊疗”的服务机制,努力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排队,让医生多流动,让患者少跑路,切实提高群众看病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是推进医防融合,守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医防三融合工作机制,在医防信息融合方面,贯通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医防服务信息系统;在医防人员融合方面,破除医、防两类人员的属地界线,做到“医者能防、防者能医、医防一体”;在医防业务融合方面,推行诊疗、健康管理“双服务”制度。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措施,长顺县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院公益性、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均得到提升,同时医疗服务的运行成本得到下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问题,持续推动医改,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下一步工作重点有哪些?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处长王蕾介绍相关情况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革是运行体制机制的改革,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强县域、强基层”的目标,坚持“改革先行、梯次带动、夯基提质”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推进路径,推动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提质增效。

我们将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导向,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多措并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一是强化政策衔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抓手,与医保、财政等部门保持密切配合,完善总额付费相关机制突破,制定出台进一步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强化基层保障,探索医共体建设新模式。按照“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县域医疗次中心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十四五”期间将投入5亿元在现有乡镇卫生院建设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省级财政对每个次中心投入500万元。其中,2022年投入2.5亿元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目前已经建成了10个,其余40个也将在今年10月份前全部建设完成。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医共体建设提供能力保障。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加快提升医共体发展活力。完善医共体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建立政府办医、行业监管、医共体运行管理三张权责清单,理清医共体建设权责利关系,强化政府主导、部分协作机制,围绕医保、价格、人事、薪酬、规划和财政投入等政策明确部门职责,以推进医共体有效运行和促进医共体运营发展活力为目标,落实人员管理自主权,进一步理顺医共体内外管理运行机制,为医共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贵州发布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里程碑!首个TCR-T细胞疗法获FDA..
  • 侵袭性脑膜瘤是恶性肿瘤吗?侵袭..
  • 流感疫情来袭,疫苗提前上市,需..
  • 新冠长期后遗症症:脱发、性欲减..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