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今天又热闹了。
在手术机器人行业交流群中,传出了《湖南省医保局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的通知》文件。
这次,覆盖了所有手术机器人,多个科室;加收标准,包含工具包和耗材。
搞创新就是这样,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
为什么出了这个文件呢?
业内猜测跟之前上热搜的湖南省某医院某医生个人行为有关。省医保局出于加强管理的角度,参考和细化了之前国家局的内部征求意见稿(并未正式发布)。
话说 自从今年3月初,《"完善骨科‘手术机器人’‘3D打印’操作价格及相关政策指南”征求意见稿》流出,行业内对“医保”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多了些关注。 由于之前明确了是跟人工关节集采相关,后续3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出台人工关节集采的配套措施相关文件中,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收费原则做出了规定——不单独设立收费项目,以传统手术价格为基础按比例加收。 同时,手术机器人配套使用的工具包和耗材,未被提及。
从长远看来,手术机器人进医保,是大趋势。(提示,进医保,是一种认可、是放量的可能性;也是好事儿,让手术机器人惠及更多患者。) 如果以加成收费法,传统手术费有望上调。 而工具包和耗材,如果纳入医保,在现有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等因素的环境下,短期内不现实。
总之,手术机器人作为一个先进的工具,确实是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全球范围内是公认的。以五年为单位看,也确实进步显著。
但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时间。厂商们如何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如何在获得各个关键角色的认可中,一天天挺过去,哪些先倒下,哪几位能熬过黎明前的黑暗。都是未知数。
中国这么大,医保局这么多,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到底怎么想,咱也不知道,也不能瞎说。不过我们可以组织大家内部交流一下。不寂寞不孤独。
百度浏览 来源 : MedRobot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