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给你一个睡懒觉的理由:睡饱比早起更重要!

医学科普

2022-09-30      

1077 0

提起早起,朗朗上口的莫过于东晋军事家祖逖的「闻鸡起舞」,近代童蒙必读课本《朱子家训》的开篇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曾国藩家书的「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

诚然,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早起与勤奋息息相关,加之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早起,且常常有研究表示,早起不仅精神饱满,还可以降低抑郁风险,预防慢病。

但万物皆有法,倘若一刀切,让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早起早睡,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有些晚睡党发现,强迫早起,势必要缩短睡眠时间,不仅精神萎顿、胸闷气短,一天都很疲惫,难以集中精力做事。

早起,还是睡饱,这是个问题。

什么时候适合入睡?

当我们人体生物钟处于最低迷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落,有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进入到甜美的梦乡,也就是有睡意的时候。入睡时间不可强求,起床时间也不可强求。

与此同时,睡眠时间也不是一刀切,每天睡多少小时合适,要看睡眠质量,评价睡眠的质量有3要素:

三要素

睡得快:倒头就睡了,躺在床上,5分钟之内就能入睡。

睡得深:不做梦或者很少做梦,即便做梦,醒了之后几乎全忘了。

起夜少:就算起夜1~2次,也很快就能入睡。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经常运动的人不知道睡眠与运动伤害的关联。预防跑步受伤,除了跑前热身、交叉训练以及力量训练等,睡眠充足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科学与医学杂志》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超过7小时可能会增加运动者的受伤风险。对于经常运动,特别是有跑步习惯的人而言,充足的睡眠与训练和营养同样重要。

早起带来的好处远不及睡眠不够的坏处。要早起就要早睡,否则长期缺乏睡眠反而影响身体。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睡饱,不用强行早起。

晚睡晚起可以吗?

睡眠偏好多样性是由基因决定的:有的人习惯八九点就睡,有的人习惯十一点才上床,有的人不睡够9小时起不来,有的人睡够7小时就醒了……

在心理学领域,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性,叫做生理时钟。

生理时钟决定了一天的不同阶段内,精力状态的波动起伏。生理时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睡眠偏好。研究结果,至少存在三种偏好类型:

三种睡眠偏好类型

晨型人:又称「云雀」(lark),倾向于早睡早起。

夜型人:又称「猫头鹰」(owl),倾向于晚睡晚起。

正常人:又称「蜂鸟」(hummingbird),没有特别的倾向。

对于经常晚睡晚起的人而言,如果实在难以适应早睡早起,也不用太勉强自己,把作息习惯固定下来,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对我们的身体伤害最大的是没有规律的、混乱的作息习惯。

「晚睡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白天一定要做好补觉工作,中午适当午睡,30~60分钟的午睡就显得弥足珍贵。

睡眠是不可以储存的,补觉要适度,如果白天连续睡十几个小时,不仅可能越睡越困,也可能导致晚上睡不着,造成恶性循环。

还有一些晚睡族,不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是一种坏习惯,这就是「晚睡强迫症」,准确地说,并不是一个规范的病理学名称。

晚睡强迫症的本质是一种拖延症,这种强迫性晚睡与失眠有本质区别,失眠是想睡睡不着,强迫性晚睡则是逼着自己保持清醒。

这部分人群由于压力太大,晚上更容易处于焦虑和担心的情绪中,要么是磨磨蹭蹭找杂事做,以此放松心情,逃避责任。要么是太闲、太空虚,生活缺少规划和目标。

这就要增加自律,合理安排时间,多做运动,让精神放松,从而改变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 

训练自己成为「早起党」

当然,为了适应和完成正常的工作,睡眠习惯是可以调整的。

美国演讲家、培训师杰夫·桑德斯写过《早起魔法》,他在书中强调:不是要求我们必须五点起床,而是说要找到适合我们的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去调解,利用对于自己最高效的时间段就可以。

比如实现早起计划,要分三步走:

三步走

计划:行动之前先做好每天的计划安排。

执行:花时间专注于最宏伟的目标,从而取得切实的进展。

反思:每周一次,充分反思所做的事和接下来要做的事。

总之,对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而言,睡眠规律无疑是一种掌控力。无论你是早睡早起的「早鸟族」,还是晚睡晚起的「晚睡党」,都要学会把生命节奏与时间安排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让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清晰,生活由此变得不同凡响。  

科学审核:京东全职医生-胡婷婷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京东健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重磅!医药反腐重要文件发布,释..
  •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诊治中国专家..
  • 刘进回应规培生自杀事件:医生必..
  • 医客调研——为药械企业市场策略..
  • 推荐阅读 更多>>
  • 喜迎国庆!身体这5个地方也想轻..
  • 睫毛弯弯美如画?有人却宁可没长..
  • 【叙事医学】医学微光,照亮回家..
  • ABO血型与新生儿溶血病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