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中国结构周2022丨Horst Sievert教授:心衰经导管治疗,心血管介入的下一个浪潮

临床医学

2022-10-13      

1038 0

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中国结构周 2022)暨第六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学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年会上,法国法兰克福心血管中心Horst Sievert教授以"心衰经导管治疗,下一个大浪潮" 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并详细介绍各种前沿心衰经导管治疗技术。

42471665617855087

心血管介入的下一个浪潮  

Horst Sievert教授回顾了心血管介入治疗发展史,包括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结构性心脏病等:

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最早始于1950s,当时Rubio-Alvarez对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应用了导管行肺动脉瓣切开术。

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始于1960s,美国医师Dotter开创了不用开刀的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方法。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始于1960s,Porstmann于1967年首次实施经心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冠脉介入治疗始于1970s,德国医生Andreas Roland Grüntzig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为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开辟了崭新的一页。

Horst Sievert教授认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心衰经导管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满足心衰的治疗需求,介入治疗或许能够提供额外的治疗获益,例如介入治疗可能能够消除心衰的病因,其副作用可能更少,并实现一次手术带来长久益处的效果等。

心衰介入治疗前沿技术  

Horst Sievert教授指出,心衰的介入治疗包括以下方面:①瓣膜介入;②心房分流技术;③直接靶向左心室的介入治疗;④神经调节治疗。

1. 瓣膜介入

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是心衰恶性循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继发于左心功能障碍的二尖瓣反流会进一步导致左室功能障碍和左室扩张,后者反过来也会加重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因此,治疗二尖瓣反流或许能够打破这一循环。

2018年公布的COAPT研究证实,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用于治疗继发于左心功能衰竭的二尖瓣严重反流有效性:患者术后24个月心衰住院风险显著降低。

REDUCE FMR研究显示,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在术后1年可显著减少患者二尖瓣反流量,同时LVEDV显著降低,患者反流量和良性重构改善较为明显。

45161665617855216

因此,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也可改善临床结局。

2. 心房分流

心房分流是心衰治疗的新概念。目前已经完成了许多关于心房分流的临床试验,大部分都获得阳性结果,显示出较高的植入成功率,手术和器械安全性令人满意,NYHA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等得到明显改善。

74061665617855292

3. 直接靶向左心室的介入治疗

左室大小能够预测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何预防或治疗左室重塑?间接方法包括RAAS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及CRT、左室辅助装置、二尖瓣修复等;直接方法包括通过Revivent TC降低心室容积、AccuCinch 经导管治疗左心室扩大、乳头肌聚拢术、经导管水凝胶植入等。

Revivent TC系统用于解决患者疤痕组织褶皱问题,有效清除疤痕累累的无功能心墙,降低左室容积。

AccuCinch 经导管治疗左心室扩大主要用于收缩性心衰的治疗。

乳头肌聚拢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二尖瓣瓣下装置修复技术,通过缩短前外侧和后内侧乳头肌之间距离减少腱索张力,通常和瓣环成形术同时进行,治疗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水凝胶植入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心衰治疗创新器械,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 心脏神经调节技术

心脏神经调节技术包括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压力感受器刺激、放大血管内压力感受性反射、主动脉自主神经调控、内脏大神经(GSN)消融、多器官去神经术等。

RDN已被证实可有效降低血压。另有研究显示,相比于最佳药物治疗,RDN治疗的患者NT-proBNP也显著降低,提示RDN在心衰治疗中的潜力。

基于器械的压力感受器刺激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在高血压、心衰治疗中有一定效果(下图)。

93201665617855347

2020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探讨了GSN消融对HFpEF患者的疗效。纳入11例患者,在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中,患者NYHA心功能、KCCQ评估结果和6分钟步行距离等均表现出显著改善(下图)。

43291665617855425

交感神经过度活动也是心脏代谢疾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多器官去神经术可能涉及的器官包括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肾脏。Horst Sievert教授曾为一例49岁的患者进行多器官去神经术,30天随访显示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下图)。

87211665617855480

29951665617855540

排版:医心编辑部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心-专注心血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市儿童医院联合博小教育集团联盟..
  • 市儿童医院在“江苏省第六届医院..
  • 踔厉奋发开新局,佛中医启动院长..
  • 您的痛,我们懂——淄博市中心医..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