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荷兰1/12的科研人承认捏造或篡改结果,我国学术圈情况如何?

科研诚信事件

2022-11-24   来源 : 梅斯医学

1096 0

近日,metarxiv 网站上发表了两篇来自荷兰的“学术诚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53%的博士生承认在过去三年中经常从事11种可疑的研究行为中的一种而教授的这一比例为49%;超过一半的荷兰科学家经常从事可疑的研究活动,二分之一的人承认在过去三年中犯下了更严重的研究不端行为: 捏造或篡改研究结果。
 
如此之高的比例令外界震惊,但专门研究生物医学论文中图片造假行为的Elisabeth Bik,这位国际上大名鼎鼎的打假卫士对这项调查估计的欺诈行为却并不感到惊讶。学术不端似乎已泛滥成灾,我国学术圈情况如何?
 


学术不端如何界定?你是否在无意间涉身泥沼?

早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就对学术不端行为做出了明确界定。学术不端的范围包括“抄袭和剽窃(plagiarism)”、“伪造(fabrication)和篡改(falsification)”、“一稿多投(multiple contributions)和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特别要注意的是,自己照抄或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而未列入参考文献,也会被视为“自我抄袭”,因此,表明参考文献是十分重要的,哪怕文献来自自己。但引用也并非没有限制,目前我国对自然科学的作品尚无引用量上的明确规定,但建议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论文中,引用部分一般不超过本人作品的五分之一。
 
“一稿多投”的含义也不仅局限于字面意思,将A文章拆分为B文章与C文章,然后把A、B、C文章分别投递给不同期刊,或将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进行发表,亦属于一稿多投。不过,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但要引用上次发表的论文,并向期刊编辑部说明。
 


中国学术圈成重灾区?评价标准或成罪魁祸首
 
国内的学术诚信问题一直被大家诟病,甚至在查询参考文献时,我们自己内心也会对国内同行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打个折扣。
 
近年来,中国学者SCI发文量屡创新高的同时,撤稿量也不断攀升。据报道,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由于发现“系统性伪造证据“(所谓的”论文工厂“制品),截止2021年2月,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杂志撤回中国学者稿件已达162篇;2021年6月4至7月11日,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及Bioscience Reportsyi以文章结论不可靠及图片重复使用的原因同时撤回129篇中国学者文章。
 

但海外也并非净土,享有教授、主席、院士等多重头衔的美国科学家Thomas J.Webster有72篇论文被质疑学术不端,据传其实验室已被大学暂封;纳米毒理学及纳米纳米药物领域的著名科学家Andre E.Nel于2018年在ACS Nano(IF=15.88)的文章因无法重复,近日被杂志撤回。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Gregg L. Semenza署名的38篇论文在PubPeer上被质疑一图多用、P图造假。从国内到国外,从知名教授到诺奖得主,撤稿新闻屡见不鲜。
 
不分伯仲的造假丑闻或许是因为全球科研人员背后有着相似的评价体系。此次荷兰学术诚信调查的主要负责人Gowri Gopalakrishna也表示:“目前的评判标准是数量多于质量,且阴性结果不易发表,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偷工减料唯一不同的是,国内庞大基数的临床医生所附属的巨大论文发表需求,撑起了“论文工厂”这一新兴产业,使得论文打假时在数量上显得格外瞩目。
 

不诚实的接力,垒起科研的海市蜃楼
 
一个人的造假或许只关乎个人名誉,而一群人的造假,就将浪费体量庞大的科研资源,甚至害人性命说到这,不得不提著名的“心肌干细胞事件”。
 

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坚持不懈”造假十余年,凭一己之力开拓心肌干细胞领域,引无数学者跳入火坑。从2001年首次提出C-Kit细胞存在,到2018年东窗事发一次性被撤回31篇论文,17年间,心肌干细胞的大楼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塌了。这一造假事件并不仅仅涉及Piero Anversa的31篇论文,更涉及全球范围内以这些论文为依据申请的无数课题基金,“附和”的阳性结论,培养的若干硕士博士、杰青学者。
 


最令人可笑又可怕的是,17年间竟无人质疑,在惊人的默契下,学者们接力垒起了这座心肌干细胞的海市蜃楼。这场惊天闹剧,实在令人唏嘘。
 
生存与生活,名誉与利益,摆在科研人面前的不只是探索生命宇宙奥秘的高尚事业,也有柴米油盐和个人成败的现实问题。以成果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之下,冒险试探科研诚信的红线,于情或可理解,于理却无法容忍。
 
我们受益于科学的进步,也会被科研造假的恶果所累。希望科研净土常在,人类科学事业的大厦上每一块砖都坚实可靠。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中日两国美女博士学术造假后果:..
  • 腹腔动脉与肝门静脉的起始..
  • 幽门与胰体
  • 香港多团队:首次证实新冠变异株..
  • 科研诚信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科研诚信事件和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