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2
出现糖尿病+肾损害就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伴随着糖尿病患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今天不妨听听来自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的李青教授的精彩讲解,重新认识这一种综合征吧。
糖尿病肾病(DKD)起初是由美国NFK-KDOQI首次建议用DKD概念取代糖尿病肾病(DN),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出DKD是由糖尿病(DM)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
一、定义及现状
DKD是指由DM引起的CKD。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60mi/min・1.73m2或尿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mg/g持续超过3个月。DKD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30-50%的ESRD是由DKD导致。
*左图单位:百万[1]
在我国DKD已经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CKD主要原因[2,3]。发达国家中,约1/3的他们那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肾脏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4]。
二、发病机制
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显示动脉透明变性,系膜扩张,胶原沉积,基底膜增厚,足细胞减少和肥大,白蛋白尿,冠状上皮萎缩,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积累,炎性细胞汇集和毛细血管稀疏。
目前DKD的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炎症因子的综合作用[5]:
图 DKD发病机制图解
三、促进DKD发生的危险因素
促成DKD的发生因素众多,主要总结有以下3个因素:
个体差异:男性、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遗传;
糖尿病相关:血糖、病程、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脑血管病(CVD)危险因素:血压、尿酸、蛋白尿、肾功能下降、脂代谢紊乱。
其中在上述的危险因素中,可改变因素有:蛋白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尿酸及肾小管标志物。其中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T2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 随访中发现,尿蛋白越多,死亡率越高[6]
因此,可通过减少尿蛋白,降低延缓T2D患者的肾病进展。其次高血糖是糖尿病肾脏病的启动因子,降低血糖和血压可显著降低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7]。
此外,胆固醇水平升高,肾功能异常发生风险增加[8],相关荟萃分析结果:他汀显著减少eGFR 降低风险:非透析的CKD患者中,他汀治疗也能显著降低蛋白尿[9,10]。
四、临床筛查及诊断[11-13]
俗话说的好,防患于未然。防范DKD的出现,不仅要控制好上述的可改变因素,还需要及时对所有DM患者进行筛查,建议DM患者每年常规进行糖尿病肾脏病筛查:
筛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其中,在留取微量蛋白尿时应注意一些细节:
1.ACR点尿:同一个个体ACR的随机性变化可达40%,需反复测定;
2.首选晨尿,活动、进食后干扰多;
3.同步留取尿常规。除外尿路感染、血尿等其他对ACR影响较大的情况;
4.24小时内剧烈活动、感染、发热、尿路感染、明显高血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可导致阳性结果;
5.排除上述干扰因素后,单次ACR阳性者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方可诊断。
李青教授在会上提出的流程图如下:
图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流程图
由于DKD最终可导致CKD的出现,按照eGFR分期,DKD有以下的病变分期:
图 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期图[14,15]
李青教授指出:使用eGFR来进行DKD分期也有一定的优势,包括 以下3个方面:
五、诊断DKD肾活检的时机[11-13]
肾活检是所有肾脏疾病的黄金诊断标准,DKD也不除外。当无法满足DKD诊断条件时建议诊断为DM合并CKD,非DKD的转归与DKD不同,必要时进一步活检明确。当有这些情况时可考虑行肾活检:
1.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2.GFR较低或下降过快;
3.蛋白尿急剧增多或肾病综合征;
4.顽固性高血压;
5.出现活动性尿沉渣;
6.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开始治疗后2-3个月内GFR下降超过30%。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就一定时DKD因素所导致,李青教授强调道。
1.G1-2A2期,且无DR时,此时的尿白蛋白排泄的升高常由非肾脏因素所导致,如血管内皮、血压、胰岛素抵抗、饮食及血糖因素;
2.G3a-5A1期的DKD患者,正常白蛋白尿DKD患者,典型的糖尿病肾小球病理改变在此类患者中较G3a-5A2-3期患者更少见,而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病变反而更为常见,提示年龄、血压等其他因素也可能与之相关。
六、DKD的全面临床评估
糖尿病+CKD是否考虑为DKD,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肾脏损害和肾功能下降的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图 *以上仅是经验考虑,鉴别及诊断仍需肾活检等黄金标准检查
DM+CKD存在这些情况可诊断为DKD:
1.存在大量蛋白尿;
2.存在DR+微量白蛋白尿/CKD;
3.T1D病程超过10年+微量白蛋白尿。
图 DKD诊断流程图
通过李青教授的精彩授课讲解,对于DKD的防治不仅仅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调控上,还需对DM群体强调筛查和临床全面评估的重要性。毕竟,两条腿,才能走的更远。
[1]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地图(第8版2017年)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界医生站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